盛夏的赤水河畔,热浪蒸腾。习水县罗汉寺村的山梁上,号子声、欢笑声与搅拌机的轰鸣交织——习水县人武部官兵正与村民并肩浇筑水窖,汗水浸透衣背;不远处“哞——哞——”欢快的牛犊之声奏响致富曲,工人们正忙着清洁、添水、加料;大棚蔬菜基地里,一丛丛密密嫩嫩的生鲜辣椒青青的、红红的缀满枝头……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该县人武部持续深耕这片土地,用实干破解发展难题。
罗汉寺村山高坡陡、海拔落差超600米,多年沿袭着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曾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块“硬骨头”。为打破发展瓶颈,该县人武部与罗汉寺村两级党组织精准发力,邀请农技专家开展农业技术种植培训,军民合力探索出(玉米、冬豆同窝4行套种3行大豆)“玉豆套种”模式,实现一年三收。昔日的贫瘠山地,变身全县示范点,邻镇乡亲纷纷前来“取经”。
习水县人武部为罗汉寺村修建水窖,解决高山村民饮水困难。图为当地民兵帮助村民开挖窖池。刘远懋 摄
为缓解高山用水难题,该县人武部引来清澈的地下水,修建储水窖,保障了村民的用水问题。夜晚的水窖旁,收工的村民走在明亮村道上:“这灯,亮堂啊!”村民口中的路灯,正是该县人武部前两年安装的,如今已成为照亮民心的“暖心灯”。
习水县人武部帮助罗汉寺村青杠坝组修建通组公路。图为当地民兵与村民一起硬化该路。刘远懋 摄
产业造血,需要多元支撑。为加强养殖业,该县人武部协调资源建起村集体“习援养殖场”,2024年首批商品牛成功出栏。村民跟着干起来,养猪、养羊,养殖热潮兴起。
为让蔬菜产业更旺,该县人武部支持扩建蔬菜大棚,培育菜苗无偿供给村民,并种植反季节蔬菜,对接供销社打通销路,让反季节蔬菜变成“致富菜”。
习水县人武部帮助罗汉寺村建设蔬菜基地促增收。图为当地民兵帮助村民采收生鲜辣椒。刘远懋 摄
该县人武部还指导村里盘活资源,兴建酒厂,带动红粮种植;酒糟成为养殖场饲料,养殖场有机肥又反哺种植业……一条绿色高效的循环经济链为罗汉寺村的振兴,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如今的罗汉寺村产业旺、民心暖。习水县人武部将继续加力,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习水县人武部帮助罗汉寺村青杠坝组建成通组公路,村民自发立碑致谢。刘远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