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军区组织“动员精兵-2025”群众性练兵比武
火热比拼淬利刃

500米综合对抗赛场。王鑫宇摄
中国国防报讯 王鑫宇、郭珍报道:屈身穿越火线,匍匐爬过铁丝网,参赛人员在500米综合对抗赛场接连完成战场救护、侦察预警等多课目比武。近日,内蒙古军区组织“动员精兵-2025”群众性练兵比武。各军分区(警备区)机关参谋人员、人武部军事科长、民兵骨干,围绕6个专业12个课目展开激烈角逐。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内蒙古军区领导介绍,此次练兵比武依据军事训练大纲要求设置比武内容,通过“多课目连贯、多专业结合、多人员协同”方式检验实战化训练成果,以达到以比促训、以比促备的目的。
救罢“伤员”又投弹。比武场上,满头大汗的呼伦贝尔市民兵图日格日乐表现格外亮眼。他告诉笔者:“连贯课目比武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比单项技能比武更具挑战性,更符合实战要求。”
无人机比武区域,也是一派火热比拼景象。在操作手控制下,一架架无人机灵活穿越铁环、高低杠等障碍物,把运载物资精准投放至指定区域。
赤峰市民兵无人机分队参赛队员说:“科技发展催生新的作战力量和作战样式。了解掌握先进装备器材,是提高支援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
内蒙古军区某局领导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西北、华北和东北),东西边境线绵延4200多公里。结合国防动员建设实际和护边固边任务需求,他们在练实练精传统训练课目的基础上,突出强化科技练兵,确保民兵任务能力全面过硬。
比武场上,由10余名军地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严格按照考核细则,为每名比武人员认真打分。他们当中有来自军事院校的训练专家,有一线作战部队的基层指挥员,还有执裁世界军运会的专业裁判。
评审组组长、空军航空大学某教研室主任杨俊说,评分不仅要“严”,更要“专”,这样才能保证考评结果更有说服力,更有利于后续总结提高。
据了解,为确保比武公平公正,该军区纪委部门派出督导组全程监督,评分过程实行“编号盲评”。
该军区领导说,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是激发练兵热情、提高训练质量的有效抓手,也是立起备战打仗鲜明导向的重要举措。他们将用好这一载体,带动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