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军地联合组织抗洪抢险综合演练
民兵无人机分队队员检查调试无人机。张文光摄
中国国防报讯 朱俊杰报道:水陆空密切协同,军民配合联动。5月25日,安徽省池州市军地在平天湖湿地管理处湖心岛周边摆开“战场”,一场抗洪抢险综合演练正式打响。
池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段,防汛压力大。为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险情,该市军地联合组织立体化综合演练,市、县(区)、乡(镇)应急指挥三级联动,消防、水利、人防等部门悉数上阵,全面检验各级应对重大汛情险情的快速响应、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
“秋浦河段出现溃坝,周边村庄30余名群众‘被困’,2名群众‘落水’,请求支援……”演练模拟入汛以来池州市连降暴雨,秋浦河水位上涨,引发城市内涝、群众被困、群众落水等险情。指挥员准确研判形势,快速定下决心,科学组织力量展开救援行动。
“一组负责修筑堤坝,二组负责解救‘被困’群众,三组负责搜救‘落水’群众,四组负责医疗运送,各组迅速展开行动。”一道道指令从指挥中心传出。民兵应急分队队员迅速到达指定点位展开作业。岸边,大功率内涝排险车就位;空中,无人机观测定位落水人员位置,精准投放救生圈、救生衣;湖面,冲锋舟灵活绕过障碍物,分头投入救援。“落水”群众被救上岸,经过医疗小组现场处置后,紧急送往医院医治。
突出全流程推演、全要素配置、全链条实操,参演人员顺利完成冲锋舟编队航行、巡堤查险、封堵管涌、转移受困群众、构筑子堤、水下应急救援、打桩机与防洪木桩应用等11个课目的演练。笔者获悉,应急管理、水利、抗洪抢险分队等部门共200余人参与演练。
“这次演练规模大、内容全、覆盖面广,强化了军地联合组织、联合指挥、联合训练机制,有效提升抢险救灾快速反应和应对处置能力。”池州军分区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注重整合军地资源力量,构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积极承担地方急难险重任务,在实战中增强民兵队伍应急救援能力。
广东省四会市人武部着眼实战砥砺民兵过硬本领
民兵队员排查熄火舟艇装备故障。梁钰语摄
中国国防报讯 梁钰语报道:“各舟艇注意,在行驶途中要保持照明工具处于正常状态!”日前,一场民兵夜间编队航行演练,在广东省四会市绥江飞鹅岭河段拉开帷幕。途中,一艘橡皮艇意外熄火,该艇队员沉着应对,及时报告情况。指挥部根据舟艇灯光辨别其位置后,按照应急预案靠近熄火舟艇,帮助排除装备故障。
这是该市人武部联合当地消防救援大队和应急部门,开展军地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的一个镜头。随着汛期到来,该市人武部组织60余名民兵骨干,开展为期5天的集训。此次集训采取“白+黑”全天候训练模式,按照理论授课、操作练习、考核验收3个步骤严格组织实施,涵盖抗洪抢险常识、轻舟操作使用、编队航行、水上救援、应急救治、搜寻打捞、巡查堤口、封堵管涌等训练内容。集训采用以老带新,以练促训的方式,将“开训动员、训中小结、课后讲评、训后考核”贯穿全过程。
炎炎夏日,尽管衣衫湿透,参训民兵一丝不苟,高效完成各项训练任务。训练现场,几位民兵驾驶冲锋舟,不断变换队形,灵巧地避过水上障碍,平稳靠岸登陆,将被困群众顺利转移。
水上驾轻舟,岸上练急救。他们专门邀请当地人民医院骨干医生,结合具体救援场景,为集训队员示范讲解急救知识。“这次集训学习很解渴。”今年3月退役后加入民兵应急连的何友清,第一次参加集训演练。在医生指导下,他很快掌握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点。
“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训练方式方法,切实提高队伍快速反应、综合应对、有效处置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集训负责人植成周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