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这张全家福,父母比子女“年轻”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万 仲 周松林 谢念修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5-11-13 10:33:10

四川省华蓥市开展“为英雄模范拍张全家福”志愿服务活动——

这张全家福,父母比子女“年轻”

■万 仲 周松林 谢念修

夏吉明展示全家福照片。尹梦娇摄

“爸爸,我们终于有一张全家福了。”秋日的风拂过树梢,四川省华蓥市双河街道明光路一座楼房里,76岁的烈士后代夏吉明手捧一张精心装裱的全家福,声音哽咽。

照片中,夏吉明的父亲夏惠禄年轻帅气,头发黝黑,一身深色长袍,眼神坚定又充满温情,与妻子唐瑞琼并排而坐。他们身后,已过花甲之年的3个子女——大姐夏吉洪、二哥夏吉演、三弟夏吉明并排站立,居中的大姐已是白发苍苍。

这是一张父母比子女“年轻”的全家福,也是一张利用AI技术生成的全家福。近日,这份由四川省华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华蓥市摄影家协会送出的特殊礼物,让76年前英勇牺牲的烈士与他的家人,实现了跨越生死的团圆。

1948年,中共地下党员夏惠禄执行任务中被国民党特务抓捕。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包括夏惠禄在内的数百名革命志士壮烈牺牲。

“父亲牺牲时才26岁,除了几行字和一双草鞋,其余什么也没留下。”夏吉明说。

“叫远来的同志赶快离开……我在监狱里什么也没有说……”牺牲前,夏惠禄在一张纸条上给妻子留下一封简短的诀别信。短短几行字,无声地诉说着一位年轻革命者的忠诚与信仰。

这份忠诚、这份信仰,如同一粒种子,在夏惠禄儿女心中生根发芽。多年来,他的3个儿女奔走各地,传播红色文化,讲述红岩英烈故事。大儿子夏吉演退休后,自筹资金创办“红岩魂展厅”,免费向社会开放,并深入机关、部队、学校、企业,讲述红岩英烈事迹,累计宣讲1000余场,受众达数十万人次。

然而,没有一张父亲的照片,始终是这个家的遗憾。

今年9月,华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华蓥市摄影家协会开展“为英雄模范拍张全家福”志愿服务活动。当志愿者说明来意,夏吉明难过地说:“父亲被捕时,我还未出生。我们家从来没有一张完整的全家福,也不会有了。”

“现在的技术手段,是不是可以弥补这个遗憾?”志愿者们当即决定,一定要为烈士家庭制作一张完整的全家福。

没有影像资料,如何再现烈士的音容笑貌?志愿者们面临巨大挑战。走访时,他们了解到一个关键线索——夏吉演与父亲夏惠禄年轻时极为相像。志愿者们决定以夏吉演为原型,结合历史资料、时代背景和亲人记忆,运用AI技术,还原夏惠禄烈士的形象。

技术团队制作了夏惠禄烈士不同年龄阶段的肖像,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选择烈士26岁时的模样。“他的生命定格在26岁,我们也将照片定格在他风华正茂的年岁,寓意革命者永远年轻、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华蓥市摄影家协会志愿者唐有法说。

全家福中也不能缺少母亲唐瑞琼。丈夫牺牲后,唐瑞琼独自抚养3个孩子,积劳成疾,年仅45岁便溘然离世。技术团队根据唐瑞琼留下的一张生活照,经数十次修改,终于合成一张完整的全家福。

对夏家后代而言,这张全家福意义深远。

“母亲一辈子都在思念父亲,临终时还攥着诀别信……”说起母亲,夏吉明的眼圈红了,“我从未见过父母在一起的样子,这样真好。”

“这不是简单的照片合成,而是情感的修复与精神的传承。”华蓥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邱海鹰告诉笔者,在开展“为英雄模范拍张全家福”志愿服务活动中,对已经去世的英雄模范,志愿者们通过AI等技术手段,为照片缺失的英雄家庭生成全家福,再圆团圆梦。如今,志愿服务活动还在继续,类似全家福还在持续拍摄制作中。

分别之际,夏吉明将全家福郑重地挂在客厅中央。照片里,26岁的夏惠禄微笑着,仿佛从未离开,更从未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