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朱老总和九百粒火种

(外一首)


■元 辉

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南下,沿途遭敌军重重围堵。在粤东潮汕一带,起义军主力被敌军打散。朱德领导的最后一支成建制部队,亦在粤闽赣边界的三河坝战斗中失利,被迫转入赣南。部队连续作战行军,极度疲惫;加之供应难以筹措,士气低落,开小差者越来越多。到达安远县天心圩时,为巩固部队,朱德召开了一个排以上军官会议。他以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激励部众革命到底: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要革命的,跟我走!只要还有一个人和我留下来,我就继续战斗;就是这个人也开了小差,我敢说,我还能发动起另外的人。在他和陈毅等同志的开导感召下,部队的混乱终于停止。到达赣西南边境时,部队得以剩下八九百人。

赣南的山风,

吹透单薄而褴褛的军装。

赣南的山径,

延续着悲观者的混乱和迷茫。

一席鼓动,

九百粒火种。

就是这九百粒火种,

燃烧起湘南暴动,

而后会师井冈山,

和秋收起义播下的火种,

把起义军所经大地

烧得通红!

“疾风知劲草”,

诚哉斯言。

疾风卷地,

更足显劲草擎天。

天心可证,

人心可鉴——

君不闻,

“红军之父”这亲昵的称呼(注),

在苏区,

叫遍军中,

叫遍民间。

注:红军之父,江西苏区军民对朱老总的爱称(见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第23章)。

湘江鱼:血腥的记忆

报载:湖南籍人耿飚将军本爱吃鱼。亲历过长征途中湘江战役后,终生不再吃湘江鱼。

不是湘江鱼鱼味不美,

不是年长退化了味蕾,

是当年的记忆

噬心刻骨——

湘江鱼曾饱吃饱喝

一江浮尸,一江血水。

战友的血肉

曾喂肥了湘江鱼啊!

吃湘江鱼,

想一想,都会心碎。

人的习惯强不过情感,

正因为战友情太深,

才厌食湘江鱼类。

湘江水长流不息,

问江水,

人间真情,何者为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