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界务员张信昆

就是没有补助,这活儿也要干


这条边境线我已走了30多年了,哪里多了块石头少了棵草我都一清二楚,但我没有因此放松过警惕,因为我深知,边界无小事,肩上扛的永远是天大的责任。2018年了,我的目标就是继续守好边护好边,这也是我的头等大事。

有段时间,邻国边民时常越过413号界碑附近的边界,到我方国土种植玉米。在巡查边界中,我用石块和树桩沿着边界线设置了标识,并在我方那块“巴掌地”种上了8株玉米。在别的村民眼里看来,我每次往返10余公里山路,看护的只是那8株玉米,大家都觉得太不划算了,但我自己知道,我看护的不是玉米,而是我们的国土。

10余公里山路,虽说不长,但我的脊柱变形严重,走得有些力不从心。不仅如此,因脊柱弯曲,影响到心脏、神经、视听等多个系统,军地领导曾劝我好好休养,但我谢绝了,比起当年浴血守边的将士,我这不算啥,而且我时常在想,如果哪天我不巡边守界碑了,心里肯定会空落落的,所以只要还走得动,我还会继续走下去。

在巡查边界的同时,我还经常利用村小组开会时机对小组干部进行边境政策法规宣传,并通过走亲访友的机会对边民进行政策宣传。近年来,我方边境群众的国土意识逐步增强,大家在边境一线劳作、放牧时,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会主动向驻地边防部队报告。

尽管担任界务员的补贴少得可怜,但我生在这个地方,又是党员,就是没有补助,这活儿我也要干。

每次看到界碑上鲜红的“中国”二字,我就回想起2012年10月,作为云南省优秀外事界务员代表,到北京接受表彰的情景。那几日,我登上了长城、天安门,参观了鸟巢、水立方,游览了故宫,已经很满足了。

如果可以,我愿意化作一块界碑,守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祖国。

本版制图:刘  京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