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时刻保持“临战姿态”


■谢伟昭  张少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军队是用来准备打仗的,只有准备好打仗才可能没仗打。对于军人来讲,打仗是永恒的主业,临战则是永远的状态,唯有时刻保持“临战姿态”,方能打胜仗。

历史上北宋和辽开战,宋军尽管人多但却胜少败多。为何辽军人少却总是能打胜仗,一个细节颇能说明问题。两国开战时,看到水源,两军的喝水方式完全不同。宋军把兵器往地上一扔,趴下来像牛马一样咕噜咕噜地喝;辽军则是右手握兵器,半蹲身体用左手撩水喝。辽军的喝水姿势更有助于观察敌情,并且能在第一时间迎敌,而宋军的喝水方式一旦遭遇敌人突袭,就可能措手不及。能否时刻保持“临战姿态”,反映出的是一支军队的军事素养、战备状态的差距,体现在战场上就是生与死、胜与败的差别。时刻准备迎战才能打胜仗。“临战姿态”的保持,是“胜者姿态”的展现,一言一行警惕敌情、一招一式准备迎敌,是军人必须时刻保持的“临战姿态”。

一颗马蹄铁能影响到帝国的存亡,一个简单的训练动作也会影响军队的成败。尽管演训场上并没有真正的敌人,如果这种“临战姿态”长期得以保持,行为就会固化为意识,而意识决定状态,战场上就能克敌制胜,“临战姿态”也就成了“胜者姿态”。

胜利总是偏爱时刻准备好打仗的军人。“常胜将军”粟裕,一直有着看地图、观地形的嗜好。战争胜利攻进城,别人都在市区逛街看商品,他却在对照地图勘察地形,熟悉街区道路,这里能放几个兵扼守,那里可放置什么武器,时刻都在琢磨如何固守城池。即使到了和平时期,每晚就寝时他都会把衣服鞋袜整理好,确保突发情况做到随时应变。粟裕为什么能够被毛主席评价为“最会打仗”?是因为他不论何时何地,都在琢磨打仗、准备打仗,保持着随时能打仗的“临战姿态”。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目前,全军上下兴起了实战化训练的热潮,部队的训练水平正得到极大提升,但有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注意:实战化训练不等于只是“冒硝烟”“打实弹”,实弹实装并不代表着实打实练。只有以打仗的方式训练,才能以训练的状态打仗。战场上的敌人武装到牙齿,不是吓唬人的“纸老虎”,更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日常训练不能“耍花枪自娱自乐”,更不能“玩套路自导自演”,要主动融入战术背景,带着敌情搞对抗,带着情况搞训练。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把对敌情的警惕融进脑子里,把战胜对手的渴望刻到骨子里,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临战,以“临战姿态”准备打仗,打胜仗便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