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决定任务。现阶段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可能性不大,但因外部因素引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能低估。这一时代背景帮助我们揭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分区系统的主要矛盾,就是打赢现代战争所日益增长的国防动员需求,与目前落后的国防动员能力之间的矛盾。以主业主抓的决心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无疑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不二选择。
抓激励,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由于缺乏战争实践的检验,国防动员供给方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容易形成自我欣赏的思维模式。解决这个问题,应着力构建一套评价体系来判明优劣,防止陷入平时沾沾自喜、战时手忙脚乱的局面。这个体系应当包括由部队、国动委和第三方参与的评价机构,以及战时需求的评价指标、精准细致的评价分值、适时轮回的评价周期。评价结果要作为指导动员建设、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促使军分区系统真抓动员、大抓动员、长抓动员。
抓“关键少数”,突出政府的主体地位。国防动员是党中央领导下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行为,虽然平时由省军区系统牵头组织,但实施主体却是各级政府。“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为防止角色错位劳而无功,应逐步使各级政府回归国防动员的主体地位。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是主政一方的“关键少数”,在国防动员建设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应在各级党校培训中安排时效性、针对性较强的国防教育内容,同时把国防动员是什么、干什么、为什么讲清楚,不断增强党政领导抓动员、履职责的大局观念和主动意识。还可参照党管武装第一书记述职、现场办公等办法,强化对国动委第一主任、主任履职尽责情况的检查讲评,督促他们在其位、谋其事。
抓质量效益,建设“智慧动员”体系。现代战争速战速决的特征,对国防动员的速度与效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防动员的过程实质上是动员潜力统计和运用的过程。当前,潜力统计还存在着数据虚假、缺项、更新滞后等问题,而在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方能得胜利、保打赢,军分区系统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撸起袖子深挖数据资源,加快建设“智慧动员”体系。
最基础的工程是借助先进技术,对地方政务云平台上运行的潜力资源梳理汇总,通过去粗取精、沙里淘金,掌握辖区动员潜力的家底。最容易忽视、也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对这些家底的流量、流向做到实时掌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当一部分资源处于变动、动态之中,所以应借助北斗定位系统、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及时掌握其准确位置,建立和完善动员方与预征人员、预储设备单位的通联机制、对接机制,确保一声令下能够快速动员、精准保障。
(作者系山西省朔州军分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