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思想莫被“马其诺防线”禁锢


■汪张平

一战结束后不久,尽管德国古德里安的闪击战思想已付诸训练实践,但当时的法国还在固守一战时的阵地作战思维,耗费巨资构筑了“马其诺防线”。然而,二战爆发时,德军却绕过阿登山脉从“马其诺防线”左翼迂回进攻,让毫无防备的法军迅速崩溃。自此,“马其诺防线”成了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词,被人嗤之以鼻,当作笑料谈论。尽管如此,世界上不少军队却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仍习惯用以往的战争经验来准备和指挥下一场战争,让人扼腕叹息!

1940年11月,英国“卓越”号航空母舰搭载21架“旗鱼”式飞机,成功袭击了意大利的塔兰托港口,宣告了“以空制海”时代的到来。然而,获胜的英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其亲手创造的伟大,依旧沉迷于水面舰队的传统交战方式。1941年11月,丘吉尔下令远东舰队奔赴太平洋战场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然而仅仅三天时间,英国人曾创造的“以空制海”就被演绎到了自己身上,远东舰队被日军航母舰载机击沉,英国昔日海上霸主的荣光从此一去不复返。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战场,为什么类似结局会反复出现,胜利者与失败者的角色总在轮转?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一些指挥员思想中的“马其诺防线”根深蒂固,头脑中的陈旧观念挥之不去,禁锢着胜利之花盛开。用法国大战略家安德烈·博富尔的话来说,都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太迟”。思维停滞僵化,失败亦属必然。1999年3月,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军队运用非接触性作战,78天就取得完胜。期间,南联盟空军司令斯米利亚尼奇上将曾驾驶米格-29升空,但在整个作战系统被压制的情况下,老上将还没有发现敌机,就被一枚导弹击中壮烈牺牲。战争还没有开始,败局就已经注定,因为南联盟“打了一场昨天的战争”。

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曾说过:“唯一比向一个军人灌输新观念更难的,是去掉他的旧观念。”军事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未来战场的胜利永远属于创新者、开拓者和进取者。对一支军队而言,技术上的差距固然可怕,但还不是最致命的,毕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奋起直追,但思想上的差距却需要很多年才能赶超。历史启示我们,只有那些敏锐把握军事变革趋势和拐点,不断更新思维观念并加快付诸改革实践的军队,才能抢占先机,并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军在越南战争后屡屡得手的秘诀之一,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总结战争,不断创新作战理论并用于训练和战争实践,而当别人开始研究效仿时,他们又开始另谋新策了,以保证“总是比任何潜在对手超前几步”。

守旧易、创新难。马克思曾告诫人们:“过时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近年来,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级在过去体制下形成的抓建备战思想正在逐步改观,一些陈规陋习也在渐渐摒弃,部队演训和战斗力建设取得喜人成绩。但实践中不难发现,少数官兵头脑中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还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一提到战法创新就想编“四六句”,一提到训练就想着“攻山头”,一参加演习就想单打独斗唱“主角”,穿新鞋走新路的脚步还是稍稍慢了些,思维创新突破还是稍稍少了些。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不能准确预见和把握未来战争,就不可能成为战争的主导者。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越来越快,谁都难以料到下一场战争的“马其诺防线”将会以怎样的形态诞生。但水无常势,战无常态,特别是在当下,战争的一次性效应更加凸显,无论哪种形态的“马其诺防线”都将徒劳无益,只会重蹈当年法军失败的覆辙。

孙子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只有把眼睛永远盯在桅杆刚刚冒出地平线的时候,才能始终走在战争前面,赢得主动。新时代呼唤新思想,面对全新的战争形态,面对咄咄逼人的强大对手,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幻想和侥幸心理、也容不得半点的观望等待和徘徊,唯有打破守旧思维的羁绊、突破习惯做法的藩篱,仰望星空,多向前看,既看到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又想到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与时俱进改进思维方式,更新作战理念,加快战法创新步伐,不断在实战化演训中检验评估并加以完善,由此牵引带动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不但预有先手还要预备多手,方能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中赢得先机,从容应对未来战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