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地图”上勾绘制胜经纬


■本报记者 宫玉聪

这几天,记者在两会现场认识了3位与“地图”打交道的代表委员。

肩扛少将军衔的西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王明孝代表,给人的第一感觉有些古板,实际上在研制地图方面,他却“潮”得很。会议间隙,他给记者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画面上显示的是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现场。“看,三北防护林地形图就是我的杰作。”王明孝代表自豪地说,他在2014年就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幅3D地形图。

对于王明孝代表来说,最得意的作品当属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作战沙盘。这几年,王明孝代表带领融合军地人才的技术团队,实现了7次技术升级革新,突破多项世界性难题,在地图精准度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准。他说:“3D打印是军民融合的成功范例。在不久的将来,部队走到哪里,3D地形图就可以‘打’到哪里。”

说起地图,来自中部战区的温立新委员的口头禅是:“地图连着战场。”所以,在他的地图王国里,摆在第一位的原则始终是与战场对接。这几年,温立新委员把目光投向了电子沙盘。在他看来,过去的演习推演主要在平面地图或者实物沙盘上进行。现在,全新的联合作战样式迫切需要测绘导航构建多维空间战场环境。他告诉记者:“手里拿着旧地图,脚下走不出新长征。”

与以上两位地图专家不同,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罗亚中代表是在空天之上画“地图”。2017年,作为空气动力领域的青年专家,罗亚中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年轻团队,摘取了素有“航天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的亚军,创造了我国在该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画好空天地图,需要一茬又一茬人才的接力跟跑,最终才能实现领跑。”长期奋斗在科技一线,罗亚中代表深刻认识到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性。

依靠军民融合、时刻对接战场、培养高新人才,3位代表委员在战位上绘制着各自的新时代“强军蓝图”。他们这种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劲头,应该是每名官兵勾勒自己“强军路线图”的应有姿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