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美对俄政策为何自相矛盾?


■季 澄

据俄媒体报道,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近日与美国会参议院临时参议长奥林·哈奇举行会晤,双方就美俄关系发展前景及恢复两国议会间交流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在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达成原则性共识。然而,就在外界认为美俄关系似乎将迎来回暖拐点时,以国家情报总监和财政部长为代表的美政府高官却相继高调宣布,美将推出新一轮对俄制裁措施。美国府院双方所释放出的近乎自相矛盾的信息,进一步体现出特朗普政府对俄政策的摇摆与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采取兼具“接触”与“对抗”色彩的对俄政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白宫和国会意识到,一味对俄采取强硬立场、极力避免与其发生接触,并非改善美俄关系的长久之计。正如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所言,去年美国会参议员拒绝与新任俄驻美大使会面,既违反一般性外交礼节,更是一种与美国传统外交理念相左的“自我孤立”之举,将导致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尤其是助长美国会内部的仇俄派势力。此外,鉴于普京有望再次赢得俄总统选举,美国不得不适度释放善意来为两国关系的未来铺路。而对于美国来说,最为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战略考量,在于俄罗斯仍将在美国现阶段全球战略调整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反恐和中东问题上,美国仍少不了俄罗斯的配合与帮助。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受困于“通俄门”事件持续发酵的影响,特朗普重启美俄关系的决心遭遇严重挫折,需要通过行政、立法等一系列途径展现对俄强硬的一面,进而洗刷自身的“通俄”嫌疑,这也是美对俄政策呈现自相矛盾特征的主要原因。

在言语方面,特朗普声称要对俄方可能搅局美国会中期选举采取猛烈的还击措施,并扬言要在选举中采用纸质备份系统;在行动方面,美国对俄发起直接和间接两种制裁措施。美国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近期对涉嫌干涉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13名俄公民和3家俄企业实施起诉。同时,美国企图借助“第三国制裁”模式,对任何一个与俄罗斯情报或军事机构存在生意往来的国家实施强有力的惩戒与制裁。然而,美国这一做法的负面效果也不容小觑,鉴于与俄罗斯有军贸往来的国家中,既有美国的传统反恐伙伴,也有土耳其这样的美国的重要盟友,更有关乎美国在全球重要地缘战略区域成败的枢纽与支轴国家。因此,一旦上述国家被迫“选边站”,可能会对美国的国家威望,以及美国塑造地区及全球事务的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总而言之,鉴于特朗普政府对俄政策受到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干扰,进而陷入在“接触”与“对抗”两个维度之间摇摆不定的窘境,美俄关系短期内恐难出现积极改观。

(作者单位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