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宣传工作是由政府主导、各级兵役机关和地方职能部门共担负责,为征集优秀兵员而面向全社会展开的广泛宣传,具有政治要求高、面向群体广、工作周期长等显著特点。为适应我国进入新时代青年人口基数变化,解决好征兵宣传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应突出在增强“三性”上下功夫。
增强联合性。目前,征兵宣传工作多以兵役机关为主,地方职能部门积极性不够,军地宣传资源难以有效聚合,形成不了强大的宣传声势。力求征兵宣传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应建立和完善任务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
在横向上,探索建立统一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由省、市、县(区)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各级兵役机关、国防教育办公室、公安、卫生和主要媒体共同参与的征兵宣传领导机构,明确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实施集中筹划,分头办公,定期沟通,联合问效,产生聚合效益。同时要注重加强基层征兵宣传队伍建设,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建立宣传队伍。
在纵向上,建立各级党委统抓、分工领导主抓、依法从严落实的工作机制,规范征兵宣传工作落实的内容、时间和程序,列出计划表、开出任务单,完善按级负责、对口负责的宣传责任体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努力形成分部门、按系统,依据职能分工抓好宣传工作的生动局面。在组织实施中,认真选拔那些有能力、有经验、有素养、有担当的人员进入宣传队伍,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努力使征兵宣传工作深入落实。
增强多样性。着眼丰富宣传内容与形式,增强征兵宣传的多样性。在宣传指导思想上,既要讲利益实惠、前程前途,又要讲责任义务、荣誉价值;既要为应征青年算清经济账、利益账,又要算清政治账、成才账,不能只一味地讲物质层面,而忽视精神层面。
在宣传方式上,坚持采用报纸专栏宣传、电视台电台广播、张贴标语海报、悬挂条幅、现场咨询、发放手册等传统形式,又要充分利用网络、数字报刊和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多样化宣传平台,建立公众号、制作播放宣传片公益广告、开展网上互动交流等,实现由点到面,由虚拟到现实全覆盖。
在宣传活动内容上,沿袭传统做法开展好征兵电视动员会、大学生参军启动仪式、征兵文艺会演、优秀军旅影视展播、成人礼暨征兵月等活动,同时要围绕贴近青年学生、贴近新时代,采取现代传播手段,制作优秀青年士兵风采录专题片、微电影、典型形象宣传海报,举办军旅体裁诗词朗诵会、演讲会和歌曲演唱会、军事夏令营、军营真人秀节目等。
在宣传对象上,既要突出适龄青年和亲属,也要面向党政领导干部、企业法人及其他社会民众,既要进入学生课堂,也要进入党政机关讲堂,力争“全民阅读”、全民参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征兵,形成从军报国、无上光荣的舆论氛围。
增强创新性。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征兵形势变化,把握宣传的时、度、效,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模式。努力使征兵宣传踏上信息技术节拍,推动征兵宣传与大众传媒和文化娱乐相融合,坚持把思想引导、舆论宣传、活动渗透、环境渲染等方法有机结合,向青年学生及时开发制作和推荐具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尚武精神的游戏软件、影视节目等,增强征兵宣传的娱乐性趣味性;围绕青年群体追新、求异的特点,深入挖掘当代军队军营军人的特质和优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媒介平台去诠释表达,创新创作出一批有科技元素、有内涵耐回味、有震撼性冲击力的征兵宣传作品,通过优秀的作品启发人鼓舞人引导人,激发广大适龄青年强国梦强军梦的原动力。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有效掌控特定群体活动信息特征,随时掌握适龄青年及家人亲属的问题关切、困惑疑问、应征意愿和思想变化,准确分析出他们的思想状况,并综合分析结果定制配套的征兵宣传服务产品,通过网络、手机和邮件等传播手段,第一时间向他们推送,一对一精准地做好跟踪宣传、教育、疏导、解惑、释疑等工作,使他们认知认同,产生共鸣,切实增强征兵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系甘肃省庆城县人武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