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江苏省镇江市打造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拥军新格局——

拥军服务直达“家门口”


■本报记者 徐晶晶 通讯员 刘晓平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是一种整体氛围,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共同营造。新时代,如何塑造全民对军人的尊崇感?党的十九大以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成为各级政府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共识。江苏省镇江市沿着“共建共治共享”思路,着力打造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拥军新格局,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崇军氛围。

志愿者活跃服务一线

进藏新兵沈汪旺唯一的亲人是外婆孔和芳,老人今年69岁。沈汪旺每次打电话给外婆总是问:“身体怎么样?”有时怕外婆不说实情,他便打电话向邻居求证。这位邻居是镇江市荣炳盐资源区高庄村拥军服务站志愿者陆卿。

现在,镇江市城乡各村(社区)都设立了拥军服务站,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但拥军服务站工作人员多由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兼职,有时人少事多。扬中市八桥镇万福村共有优抚对象200余人,重点优抚对象12人,但专职工作人员仅2人。为避免拥军服务站力不从心,万福村积极发动干部、党员、退休老干部、退伍军人、青年团员等68名志愿者参与进来,担任优抚联络员,每人就近服务5至8名优抚对象。志愿者定期探望并上报优抚对象身体健康、家庭变化和思想动态等情况,第一时间跟踪落实优待政策,服务模式由优抚对象“上门求助”变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拥军服务直达“家门口”,长期坚持下去需要很强的主动性。为此,镇江市将村(社区)拥军服务站建设纳入双拥模范镇(街道)、村(社区)考评,在全国、省双拥模范单位、先进个人表彰推选和市双拥模范单位、先进个人等评比表彰中,优先推荐拥军优属社会组织、企业和基层个人代表,激发基层志愿者服务热情。

社会组织拥军活动常有常新

随着城镇化推进和城市规划调整,镇江市许多村组合并,新组建村(社区)优抚对象相对增多,且服务标准也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水涨船高,仅靠政府部门提供服务和开展活动,资源有限。

鼓励并积极培育拥军优属类社会组织成为镇江市军地领导的共识。去年,该市专门发布文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设立项目资金等形式,加大对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在内的拥军优属类社会组织的扶持,有计划地培育扶持一批新的拥军带头人。扬中市每年拿出30万元财政预算扶持社会组织开展拥军活动,计划在2到3年内,实现每个镇(街区)都有社会拥军组织。

走进扬中市三茅街道金星社区居委会,长江拥军服务社负责人张康伟热情地介绍他们的活动展板。2017年5月21日,服务社成立一个星期,他们开展“关爱抗战老兵行”活动;第二个星期,举办“端午节包粽子”军民联欢活动;两个月后,他们组织“21道特色菜进军营”……记者从活动台账上看到,该服务社每个月平均有2至3场活动。近日,服务社展开“新兵家庭大走访”活动,收集并帮助解决新兵家长的需求,许多家长欣慰地说:“拥军行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作为军属的荣光。”

企业拥军也日渐突破慰问送礼、择优就业等传统模式,朝着探索长期服务模式努力。民营企业某集团每年投资200余万元,与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合办企业工程学院,为退伍军人实施“特别成才计划”。目前,720余名退伍军人在该集团就业,其中95%的人员成为企业骨干力量。

目前,镇江市共有1630多个社会组织主动参与拥军活动,有39家行业协会专门注册成立拥军协会。“社会组织参与度提高后,规范引导是关键。”镇江市双拥办公室主任季必宏说,2017年以来,镇江市及下辖市区双拥办和民政部门对本地区名称和业务范围内包含“爱国拥军”“拥军优属”等与双拥有关的社会组织进行梳理,对符合条件未注册登记的,完成注册登记;对不符合注册登记条件的,依法进行清理。

拥军基地服务精准多元

记者了解到,全国行业拥军工作标准参差不齐,服务保障内容单一,仅在铁路、航空等少数部门得到较好落实。为给优抚对象、退役士兵和驻军部队提供更加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服务,镇江市发挥各行各业的资源优势,相继成立了89个不同类型的拥军基地,以适应各类服务对象不同需求。

镇江市京口区驻军单位多、优抚对象多,该区人武部政委倪新明介绍,为帮助部队官兵成才、退役士兵创业,为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解难题办实事,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以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学校、科技创业园等为依托,先后建立“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文化拥军”等15个拥军基地。

在江苏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建立的“科技拥军”基地,3年来为部队培养了1400多名俄语、英语、网络技术、雷达专业知识、自动化控制等急需人才;在中小学校建立的“教育拥军”基地,先后妥善帮助500多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为400多名战士报考军校进行补习;在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智力拥军”基地,为全区所有退役士兵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3年来,驻区部队有800多名现役士兵经拥军基地培训取得了国家级或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200多名优抚对象在街道和社区领导帮扶下,从拥军创业基地走上创业之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