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铸魂定向,成长壮大的胜利之源


■林鸿明 本报记者 宋艳华 方 帅

4月12日,气吞山河的南海大阅兵,记者正在赶赴古田的探访之路上。

长河万里,必有源头。今日的雄师劲旅,当年正是从古田出发,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在我党我军历史上,那是人民军队涅槃重生再出发的胜利起点啊!

走进这片红色圣地,在古田会议旧址,轻抚着印着历史印记的桌椅,品读那清晰夺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标语,感悟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胜利之源,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经历了从困惑、激辩到理解,最终到坚定信念跟党走的跋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仰?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可随之而来的极端民主化、流寇主义、盲动主义和军阀主义残余等现象也暴露了出来。于是“建设一支什么样性质的军队、怎样建设这支军队”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

为了共同理想信念,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团结——批评——团结”中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福建上杭古田村,120多名风尘仆仆的与会代表,挤在古老祠堂的廊檐下,就着一堆堆跳动的炭火,争论着一支军队的前途命运。

陈毅用洪亮的声音宣读了令人振奋的“九月来信”。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党、如何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为一支军队注入了政治灵魂。

当正确的理念变为一种基因真正融入一支军队血脉时,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了。从此,这支从古田出发的新型人民军队,历经坎坷而不散,遭遇挫折又奋起,在血雨腥风中坚不可摧,在艰苦困难中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出发了这么久,环境发生了巨变。我们这支脚踏祖国大地、背负民族希望的军队,在我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时,如何铸魂定向,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2014年金秋,习主席亲赴古田,在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在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在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主持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记者怀揣敬仰,与陈列在古田遗址中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影像资料“交流”,又一次感受到习主席精辟概括“11个坚持”的优良传统,尖锐指出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鲜明强调“四个牢固立起来”“五个着力抓好”的远见卓识;又一次感受到了习主席鲜明提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确立了新形势下政治建军大方略的高瞻远瞩。

“我军是怎样走过来的,问题差距在哪里,要往哪里走,新形势下要成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全军官兵秉承直面问题的真理品格,弘扬崇尚“自信、自觉、自省”的政治品质,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为起点正本清源,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使人民军队又一次在重整行装中开创新的辉煌。

两次古田会议,两次凤凰涅槃,体现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建军路线的不懈探索,倾注着党的领袖的爱军深情,激荡着不同时代的伟大共鸣。

离开古田,回望苍松翠柏之间,白墙黛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传递出生生不息的精神伟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