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徐熏:为朝韩破冰搭桥的幕后人物


■李镐哲

4月底,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举行会谈并签署《板门店宣言》,一名头发花白的男子在观看该场面时默默地转过身去,拿着手帕擦拭眼泪。这个暗自流泪者便是韩国国家情报院院长徐熏(见图),促成此次历史性峰会的关键人物。

连接美国的“朝鲜通”

1954年,徐熏出生于首尔,毕业于首尔大学教育系,后来获得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80年进入国家安全企划部(1999年更名为国家情报院)后,在28年多的时间里,徐熏一直从事针对朝鲜方面的情报工作。

从国情院退休前,徐熏在东国大学还以“朝鲜的先军外交”的学位论文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作为国情院高官发表涉朝博士论文尚属首次,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此后,他还担任梨花女子大学朝鲜学特聘教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特聘研究员等,在韩国他被称为“最了解朝鲜的人”。不过,韩国在野党和保守媒体却指责他是从北势力,而徐熏在私下里强调说:“我不是从北,而是知北。”

徐熏执掌的国情院主要工作就是收集朝鲜相关情报。美国情报部门很难打入朝鲜,需要借助国情院力量,这就为徐熏与美国官员频繁来往提供了平台。就任国情院院长后,徐熏曾多次访问美国,与前任中情局局长蓬佩奥建立信赖关系。蓬佩奥于今年4月访问朝鲜并会见了金正恩,路透社引用一名美国高官的话说,“正是韩国国情院院长徐熏和朝鲜统战部部长金英哲一起安排了这次访问。”对于徐熏在美韩朝之间的作用,国会议员朴智元称,徐熏是最了解和契合三方行动节奏的人。

首脑峰会的“牵线人”

据韩联社报道,今年以来,为朝韩解冻而奔走的会谈代表和特使们,悉数列入“文金会”随行人员名单,他们在朝韩打交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互信,为峰会带来积极影响。而韩国两位官员徐熏和赵明均,可以说发挥了核心作用。

据韩国媒体报道,过去近18年来,徐熏都在为一个似乎不可能的任务来回奔波——安排首脑会面。

据悉,徐熏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朝鲜居住两年,负责监督一个国际财团建设民用核反应堆的工程,由于当时朝韩关系十分紧张,徐熏临行前还写了遗书。返回韩国后,徐熏一直在为举行朝韩首脑会谈与朝鲜人员进行秘密接触,并到平壤去游说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此后,徐熏参与安排2000年和2007年的两次朝韩首脑峰会,也曾同金正日会面。曾经担任统一部长的郑东泳曾回忆道,准备与金大中总统的会谈计划时,徐熏最长一次和金正日连续谈了5个小时,金正日应该是认可这位韩国人的。曾任卢武铉政府统一部长的李钟奭在回忆录中称,徐熏是“与朝鲜谈判的头号代表”。

一年前,文在寅就任总统后立即委任徐熏为国家情报院院长,称他是让朝韩恢复联系的“适当人选”,而就在今年3月5日,徐熏作为访朝特使团的一员从城南机场飞往平壤顺安机场,与金正恩会面并促成了第3次朝韩首脑会谈。报道称,当看到金正恩越过三八线,踏上韩国的土地与文在寅共同迎来4月之春时,当想到即将到来的半岛和平时,徐熏的心情十分激动。擦干泪后,徐熏仍将继续为半岛和平开展穿梭外交。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