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余远来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主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科学指南,践行其文化理想,弘扬其文化品格,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不断激发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思想力量

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产生不同的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类精神的丰富、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其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是实现以人的自由和全面进步为宗旨的文化共同体。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所倡导的文化理想无疑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理论武器和最正确的价值诉求。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欧洲之所以能冲破中世纪封建神权的牢笼,是因为文艺复兴和文化启蒙引发了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正是因为“五四”新文化启蒙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根植了优秀文化基因,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而获得了推动社会进步、赢得人民支持的强大思想武器,获取改造世界、勇于革命的自信和勇气,引领积贫积弱的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主席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塑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凝聚广大中华儿女力量,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我们党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批判和抵御资本主义文化、建立代表人类社会发展先进方向的新文化作为重要的事业,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最坚定的进步力量。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新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理论引领思想文化建设,才能凝聚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打造实现中国梦的强大软实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键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一直以来,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改旗易帜、改名换姓,而我们有些人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习主席告诫全党:“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关键是要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坚持为我所用、学以致用,主动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出来,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学习理解上达到新高度、信仰信念上达到新境界、贯彻落实上达到新水平,切实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的实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大张旗鼓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尚马克思主义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把马克思主义同5000年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融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致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重要经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就具备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既吸吮了几千年的深厚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精华,又拓展了社会形态革命的理论,有力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求实现文化复兴。新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坚信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本、文化之源、文化之流,坚守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原创性、持续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任何自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进行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思想文化成果都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都具有历史局限性,因此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方法和态度。恩格斯指出:“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终结。”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和不需要丰富的,每种新的文化总是建立在其传统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我们不能迷信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之中,甚至会瓦解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本源。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固守原有的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从历史传承与现实价值相结合的维度,使之与现代文明发展进步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同步,呵护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命脉,始终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习主席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结合,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精心构建中华文化话语体系,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闪亮起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