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中国积极参与南中国海区域安全治理


■葛红亮

5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授牌仪式在京举行。该组织助理总干事、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弗拉基米尔·拉宾宁为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揭牌。预警中心经过五年的建设正式挂牌,进入全天候服务状态。

众所周知,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马尼拉海沟以及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所处的西太平洋岛弧带,南中国海海域是国际公认的海啸潜在发生源地。而相关的数据也显示,该区域历史上曾发生过40多次海啸,其中1976年苏拉威西海发生的8.0级地震海啸更是造成菲律宾8000人死亡或失踪。

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举行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5次大会,正式同意依托我国海洋部门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2017年6月,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业务化试运行正式获得批准。2018年2月8日,该预警中心正式开展业务化试运行。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的建立及其运行,是区域国家正式通过协作自助承担起区域海上地震海啸预警的任务,而时间方面则得益于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化海啸监测预警人机交互平台,使预警时间由2015年的20~30分钟缩短至8~10分钟。与此同时,这也改变了以往区域海啸预警由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美国西海岸/阿拉斯加海啸报警中心、日本气象厅西北太平洋海啸咨询中心提供临时性服务的窘境。

实际上,除海啸预警外,中国还在南中国海区域安全治理中扮演着极其积极的关键治理者角色。一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维护南中国海安全方面有着共同的诉求,而这也是双方对话的核心内容。以此为目标,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主动从规则层面达成《南中国海各方行文宣言》、“意外相遇规则”适用于南中国海等共识,并就“南海地区行为准则”展开务实磋商;及从功能性合作层面积极推进中国与地区有关国家在低敏感领域(例如海上救援、反海盗及打击海上跨国犯罪等)的合作关系。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设立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从硬件、软件方面完善与提升中国在南海海上安全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由此可见,南中国海区海啸预警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为中国继续担起区域海上安全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及扮演区域海上安全治理关键治理者角色提供了新的保障。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