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两不怕精神”——英雄气长存天地


■张 军 张 胜 本报记者 赵 利

1月3日,中央军委举行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军发布训令,要求全军指战员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勇于战胜困难,勇于超越对手,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第77集团军某合成旅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的发源地,记者决定去位于巴蜀大地的该旅一探究竟。刚进营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八个红色大字迎面矗立; 营门口“大力发扬两不怕精神、做新时代阳廷安式战士”的横幅则透露出该旅传承“两不怕精神”的浓厚氛围。

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八个大字下,旅领导向记者讲起了“两不怕精神”的由来。1962年11月,在一次边境作战战斗中,六班长阳廷安高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1963年2月,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向毛主席汇报边境作战情况时特别提到:“战胜敌人,我们的战士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毛泽东主席当即给予肯定:“我赞成这样的口号……”

旅领导告诉记者,虽然部队历经几次调整改革,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口号越叫越响。“两不怕精神”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把部队官兵紧紧凝聚在一起,激励广大官兵扎根沙漠戈壁、建功雪域高原。

一次演练,六班担负主攻任务。战斗发起后,阳廷安班第37任班长阿茸品楚通过沼泽地时,左脚胶鞋陷进了淤泥里。面对“强敌”猛烈的炮火和脚下尖利的荆棘,他来不及多想,赤脚上阵。当胜利的红旗插上山顶,他的脚已经鲜血淋漓。阿茸品楚说,“老班长的作风,绝不能在我任上丢了”。

四川芦山地震,宝兴县音讯全无,成了一座“生命孤岛”。该旅官兵奉命连夜挺进宝兴,冒着滑坡塌方的危险,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宝兴的老百姓说,我不认得这些战士,但是我认得这面旗帜。他们做的和讲的一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前年,这支部队首次成建制赴川藏线开展实战化训练,他们通过组织战斗遗址听故事、参观烈士陵园,深入历史现场感悟“两不怕精神”内涵。在烈士陵园,阿茸品楚和全班战士为老班长阳廷安献上采来的一束鲜花:“老班长,你的精神已融入我们的血脉。”

“两不怕精神”虽然只有简单的八个字,但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思想内涵。不怕苦,就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决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不怕死,就是具有不怕一切危险、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概,关键时刻毫不退缩,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仰望八个鲜红的大字,仿佛看见革命先烈征战井冈山的腥风血雨、跨越长征中的万水千山,仿佛看见董存瑞昂首挺胸高高举起炸药包,仿佛看见黄继光英勇无畏扑向那敌人机枪口喷射的火焰……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已融入我军血脉,是中国军人最鲜明的形象标识,是中国军队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人民军队一定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