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报名应征体现家国情怀与担当


■王厚明

《墨子》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有个游学到墨子门下的年轻人,身体健壮,思维敏捷,但无心学习,墨子想让他跟随自己学习,就以举荐做官劝他跟学。这人受到好话鼓励便开始认真学习。过了一年,那人向墨子求官。墨子却拒绝了他的要求,并讲述了鲁国一个故事:有兄弟五人丧父,长子天天喝酒而不安葬父亲,四个弟弟说安葬好父亲后买酒给长兄,劝他安葬父亲为重。待把父亲安葬后,四个弟弟拒绝了长兄的要求:“岂独吾父哉?子不葬则人将笑子,故劝子于葬。”意思是难道只是我们的父亲吗?你不葬别人会笑话你,所以劝你葬。墨子以这个故事对年轻人说,现在你学习而行义,我也行义,岂独我义也哉?子不学则人将笑子,故劝子于学。难道说只是我的义吗?你如果不学别人将会笑话你,所以劝你学习。

掩卷遐思,墨子这一段教人学习的劝诫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很多事,其实是一种责任。当前,正是一年一度报名参军之时,在许多人眼里,参军报国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这种责任,很多时候不以个人喜好而选择,不因功名利禄而动心,甚至无需他人劝导而为之,它是一种潜藏心底的情不自禁,一种主动作为的思想自觉,是为强国强军奉献青春的家国情怀与担当。

然而,个别家庭和青年面对祖国的召唤,需要高额补助和优厚待遇来激励,还有的青年振振有词“家里只有我一个,当兵不缺我一个”,没有认识到这是作为公民的共同责任和担当。正如墨子所劝诫的那样,保家卫国也并非“独我责哉”,而是每一个适龄青年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值得品味的是,墨子强调的要学习、要孝顺,也离不开“人将笑子”的舆论导向。反观当下,尽管“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是国防动员舆论氛围的主旋律,但还是有些人害怕失去自由安逸而排斥紧张约束的军营生活,怕孩子吃苦受累而托关系走后门逍遥兵役之外,因家里“不差钱”而不惧“拒服兵役”的处罚,甚至动歪脑筋搞“自我淘汰”逃避服兵役……此类种种并未从根本上杜绝。

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这要求军地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刚性措施,既加强依法服兵役的教育引导,更需持续强化“人将笑子”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让拒服兵役者如过街老鼠而人人不耻,使“人将笑子”成为心中戒律,将献身国防的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