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苏联底盘,英国炮


对于一些工业基础薄弱的小国来说,用各国的部件“攒”出来武器也是一个好办法。如芬兰在二战期间,就用缴获的苏联BT-7快速坦克的底盘,与英国的QF MK.Ⅱ型114毫米榴弹炮,再加上自行设计的巨大的方形炮塔,搞出了BT-42突击炮,用以支援步兵作战和反坦克。

BT-42保留了BT-7的克里斯蒂式悬挂系统,不仅可以像坦克那样用履带行驶,还可以直接用负重轮在公路上行驶,在公路行驶时,第一对负重轮可以转动实现转向。BT-42巨大的方形炮塔看似巨大,但在装满了炮弹和分离式药筒后,内部空间也非常局促。而且,旋转和俯仰要靠两名乘员配合实现,左边的炮手只能将炮塔向左旋转90度,向右旋转则需要车长进行。

徒手掀翻坦克

上世纪30年代,意大利研制了一型名为CV.33的超轻型坦克,其采用焊接工艺制造,改用铆接工艺制造的该型坦克被称为CV.35,在抗战初期曾被国民政府购买,装备了国民党军当时唯一的一个机械化师第200师,参加了长沙会战、兰封会战以及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

CV.33/CV.35,长仅3.2米,高只有1.28米,战斗全重3.2吨。战斗室左侧为车长兼机枪手,操作双联装8毫米机枪,战斗室右侧为驾驶员。战斗室地面铺有涂着防火漆的木地板,车长和驾驶员之间以皮制隔帘分开。

在1935年的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埃塞俄比亚人将意大利的CV.33/CV.35坦克,引到其无法转向的狭窄地形中,浇上汽油点燃坦克。由于意大利坦克重量不大,埃塞俄比亚人甚至一起用手掀翻坦克,而意大利坦克兵毫无办法只得举手投降。

(乌 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