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牡丹江市军地双方积极推动军队社会化保障规范运行

企业能否“随军”看其保障能力


■李军波 赵高伟 本报记者  乔振友

制图:张  锐

转基因产品能够快速辨别、班排连营养套餐制作可以全程监控、多功能保障基地实现按需配送……8月上旬,黑龙江省牡丹江军分区组织驻军官兵参观社会化保障定点企业,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精准的动员模式,让驻军官兵吃了“定心丸”。近年来,牡丹江市军地双方大力推动军队社会化保障规范运行,定点企业服务部队的能力不断提升。

牡丹江军分区是原沈阳军区开展军队社会化保障的试点单位,工作基础较好,签约的定点保障企业也比较多。然而,在2016年的一次应急保障中,一家签约企业却“掉了链子”。那年4月,东宁市发生森林火灾,牡丹江军分区组织民兵分队赶赴现场救灾,位于东宁市的某厂商却不能按照约定,快速提供足量的灭火工具,影响了最初的救火进程。

“开展军队社会化保障工作,不能仅看定点企业的数量规模,更要看其实际保障能力。”作为牵头协调单位,牡丹江军分区向市社会化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建议。领导小组由政府部门、任务部队、军事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是军队社会化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领导小组对定点企业逐一进行了资格审核和能力评估,先后取消3家参与热情不高、保障能力受限的企业的定点单位资格。

推动军队社会化保障规范运行,既需要定点企业增强国防观念、责任意识,更需要组织领导机构科学设置运行机制。领导小组首先完善定点企业资质认定及监管办法,既积极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骨干企业参与军队社会化保障,又明确设定了企业入围的底线,引导大家量力而行,防止盲目“随军”。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规范定点企业遂行保障任务的基本流程。记者发现,基本流程分为应急响应、上报需求、保障对接、补偿费用等6个步骤,既充分考虑到部队应战应急对速度与效率的要求,又兼顾定点企业从日常生产转入定量定时保障的实际情况,受到双方的一致认同。

领导小组还为定点企业明确了2种保障对接模式,定点企业可根据任务和自身运力情况任选一种。一种是对任务部队实施点对点保障,将物资在生产车间发放,或者通过运输、物流配送部队;另一种是将物资运送至部队仓库、基地,参加集中保障行动。无论实施哪一种保障,都要求部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企业人员安全。

高新技术开发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企业管理也相对规范。领导小组参照联勤保障部队设立联勤应急兵站的做法,依托临近高速公路出口的2处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社会化保障基地。基地平时由开发区自行经营,遇有军事保障任务,即进行封闭管理,根据部队需求,集结定点企业的物资、装备、器材以及专业分队,组成集饮食、医疗、油料、维修于一体的综合性保障实体,对过境部队实施按需保障和物资分发。

“我们根据社会化保障寓军于民、平战结合的特点,先后遴选5批对口保障企业与之签约,成为驻军后勤力量的有益补充。”领导小组副组长、军分区副司令员盖守敏告诉记者,目前牡丹江市拥有社会化保障定点企业53家,业务范围涉及工程机械、道路抢修、物流配送等10多个领域,部队演习训练、跨区机动有了更为有力、更加精细的保障。

定点企业越多,越需要规范运行。领导小组依据相关规定,认真开展资格审核和定期评估。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严格的审核不但没有影响定点企业参与社会化保障的积极性,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报名申请“随军”。“八一”前夕刚刚签约的牡达果蔬批发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参与社会化保障利于提高公司信誉,现在企业“随军”在牡丹江成了一种时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