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十二根蜂刺


■本报特约通讯员 马 军

下士张高笙在西藏墨脱服役两年多,收藏了12根蜂刺。他说,每根蜂刺就像他的专属勋章一样,背后都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墨脱送给我的见面礼就是3根蜂刺。”性情豪爽的张高笙打开话匣子。2016年6月,他第一次参加巡逻,跟着老兵在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里钻了半天,实在太累了,便准备抓住面前一根手腕粗的树藤缓口气。就在刚抓紧树藤的那一刹那,头顶突然传来一片嗡鸣,他抬头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家伙!一个脸盆大小的蜂窝摇摇欲坠,毒蜂铺天盖地地冲过来。

“卧倒——”只听班长陈帅惊呼,张高笙立马倒在灌木丛中,两只手护着头部,一动也不敢动。等毒蜂没了声响,才慢慢地匍匐离开。毒蜂在他手背上蜇了3口,痛得他龇牙咧嘴,不停地搓手背。卫生员赶来,用蛇药和风油精涂抹受伤处进行治疗。“这里的毒蜂毒性很强,必须用蛇药。听老猎人讲,经常有牛被毒蜂蜇死。”第一次巡逻,张高笙的手肿得像馒头一样。

虽然有了“前车之鉴”,但巡逻路上的毒蜂还是让人防不胜防。2017年9月的那次巡逻,差点让张高笙送了命。

原始森林里荆棘遍布,蒿草丛生,张高笙在前面挥舞砍刀,劈开一条窄路,后面的战友依次穿缝而过。谁知一刀下去,一窝嗡鸣,一阵剧痛,一个激灵,张高笙扭头就跑,边跑边挥甩毛巾。“快隐蔽,有毒蜂!”没跑多远,就倒下了。毒蜂散去,张高笙几乎失去了知觉,呼吸急促,身体在不断抽搐。军医李俊彪从他身上拔出4根蜂刺,有两根是在脸上。张高笙脸部、头部在逐渐肿大,左眼肿得几乎看不清东西,伴随着一阵阵头晕、胸闷,血压开始下降。李俊彪赶紧让他服了一些抗过敏药,并用大量蛇药涂抹伤处,才稳住情况。那次巡逻,张高笙是睁着一只眼走到巡逻山口的。

后来,在与母亲拉家常中,张高笙无意中说起自己被毒蜂蜇过。母亲非要看看儿子的伤疤。当她看到张高笙被蜇的照片时,当场哭着说:“儿啊,在墨脱咋那么遭罪啊,回来吧……”

然而,张高笙未能让母亲如愿。2017年底,张高笙选改为士官,继续守在他心爱的墨脱边防。

2018年8月的一次巡逻,张高笙再一次与毒蜂“狭路相逢”。在宿营时,他领着上等兵王乾熹和李帅去小河边取水。返回途中,不知谁触到了草丛里的毒蜂窝。毒蜂群起,王乾熹和李帅顿时惊呆,不知所措,眼看就要成为毒蜂的围攻目标。张高笙大手一推,两名战士顺势伏地。接着他赶紧脱下雨衣挥甩,驱赶毒蜂。“用雨衣把头遮住!”说完,张高笙边挥舞雨衣,边向树林里跑去,而他也成为毒蜂攻击目标。等到毒蜂散去,张高笙已经陷入昏迷。经过军医紧急抢救,过了好久,他才醒了过来。这一次,战友从他身上拔出3根蜂刺。

在8月的又一次巡逻中,军事素质过硬的张高笙担任搜索组组长,开路期间,又被毒蜂“亲吻”两次。

就这样,张高笙已收藏了12根蜂刺。笔者默默祈祷,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蜂刺数目不会增加,他和战友都能安全度过每一次巡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