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的一天,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内,新任排长不久的王钦湄起了个大早。这天,她的父亲王克禄,将作为一名川藏兵站部的退役老兵,回到老部队为新干部讲传统。这是小半年来,父女二人第一次见面。
吃过早饭,王钦湄一边整理内务,一边回想起7年前,自己来探望父亲时的情景。那时也是国庆节,因母亲工作忙抽不开身,还在念高中的王钦湄独自前往西藏,想给许久不见的父亲一个惊喜。然而,半路突降暴雪,眼看车窗外天色渐暗,寒风卷着雪花呼啸而过,大巴车却深陷雪中无法前进,王钦湄带着哭腔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正在执行道路保障任务的王克禄接到电话后急忙赶来。见到王钦湄,王克禄用带来的军大衣将女儿兜头裹住,然后塞进了军车。等王钦湄回过神来时,便只能看到父亲一路小跑继续执行任务的背影。
没有喜悦、没有安慰,只有“不懂事”“瞎添乱”的责备,这让王钦湄心中满是委屈。她透过车窗愤愤地盯着不远处的父亲,然后看见了她十几年人生中,最难忘的场景——陷在雪里的车辆一辆辆脱困离开,受到帮助的藏族群众一边伸出大拇指一边露出一张张笑脸,还有一道道挥铲动锹开辟道路的迷彩色身影。那些身影在风雪中显得那么模糊,又那么满是力量。突然,王钦湄觉得不那么委屈了。
那时的王钦湄与父亲见面不多,交流也很少,她敬他、也爱他,但遥远的距离和长久的分别让她不知如何与父亲相处。那次探亲之旅,在两人之间打开了一扇门,王钦湄开始理解这些年来的分别、理解父亲的坚守、理解那些风雪中的迷彩绿。
“走父亲走过的路,感受父亲念念不忘的川藏情。”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2014年,王钦湄考入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今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去向时,成绩名列前茅的她提出希望成为川藏兵站部的一员。
王钦湄沉浸在回忆中时,年过半百的王克禄正在赶往川藏兵站部的路上,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女儿,他的心情很复杂,有欣慰、有骄傲也有心疼,千百滋味萦绕心头,最终化为了眼角嘴边的一抹笑意。
“是一名好军人,却不是一个好父亲”是许多人对王克禄的评价。他常年戍守雪域高原,军功章挂满前胸,对家人说的体己话却没几句,亲情“欠账”不少。如今他退休回家,正想弥补对家人的亏欠,没想到女儿却走上了自己走了一辈子的“老路”。
作为父亲,起初王克禄对此事是不赞同的。30年的高原军旅生涯,他太知道女儿选择的是怎样一条人生路。他想了很多,想他从普通一兵到单位主官的摸爬滚打,想高原的风雪、川藏线的苦和汽车兵的泪,想王钦湄年幼时将大大的军帽扣在头上后露出的笑脸……那笑脸渐渐变成女儿如今身着军装,坚定地告诉自己,希望前往西藏时的模样。他没有反对王钦湄的决定。
川藏兵站部,王克禄的军旅生涯开始于此,也结束于此。如今,他重回军营讲述部队的优良传统和自己的经历,而他的女儿作为这里新生力量的一员意气风发。
台上,王克禄的宣讲饱含深情与不舍;台下,王钦湄认真聆听、目光坚定。此刻,他们是父女,亦是战友。
闺女,家里的事情,以后都交给我!
爸,您深爱的军旗,今后由我来扛!
军史馆内,对视的一眼,父女二人安静地完成了一场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