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巡边30载,见证边境发展变化——

两座会晤桥,与我共沐边关风雪


整理人:王子冰 徐明远

开栏的话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阔步前行的40年,更是全体中国人民激昂奋进的40年。身处历史洪流,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亲历者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以微观的视角、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历史变迁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成就。愿这些亲历、亲闻的口述实录,激励我们更好地铭记来时的路,汲取前行的力量。

讲述人:马合沙提·斯拉木

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护边员,1964年12月生,新疆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人。

“我们面前的这座中哈会晤桥,全部由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我作为讲解员,在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的会晤桥上,向官兵和游客讲述两座会晤桥的故事时,收获的不仅是现场的掌声,更多的是满满的自豪。巡边30载,我看见边防的点滴变化,眼前一新一旧两座会晤桥,正是国防实力日益增强的最好证明。

我家世代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中哈边境处,以放牧为生。我的父亲斯拉木是一名老护边员,跟随父亲放牧、巡边的时候,经常听他讲起会晤桥的故事。

旧会晤桥于1960年建成,桥身为木石结构。1974年,因年久失修,中苏双方经协商重新修缮,统一质材、尺寸等数据后,在各自国界线内施工。然而在桥面木板对接时,我方施工人员发现对方擅自更改了木板宽度和桥头堡大小,我方多次协商未果后停止施工,后上报国务院批示,才完成后期施工。

这座桥见证着中苏关系的变化,也让父亲和我明白,一个稳定的边境、强大的国防对于一个国家何等重要。

1989年,我接过父亲的马鞭,成为阿勒泰军分区一名护边员,负责巡视15公里长的边境线。由于边防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条件限制,遇到的困难往往比想象中要多。

那时候我们居住的村子仅有几顶毡房,不通公路,打电话要到20多公里外的县城,15公里的巡逻路线往往要走大半天。1996年8月的一天,我在巡逻时发现沙依汗山方向浓烟滚滚,但由于与守防单位联络不便,我骑马狂奔了10多公里,报告给驻守在附近的吉木乃边防连。连队向守防单位通报情况后,军警兵民1300余人奋战3天3夜,终于将20多公里长的火龙扑灭。

除了执勤装备和条件的不便,还有自然环境的威胁。2000年冬天,大雪把萨尔乌楞村盖得严严实实。有一天我关节炎复发,爬上马背都很困难,妻子劝我别去巡逻。但我想着早去早回,便没有在意。走到中哈边境70号界碑时,由于路面雪厚,石头又多,我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磕到头部,当场昏了过去,醒来时已经在屋里。妻子说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是她带着人把我从雪窝里拖了出来。

由于旧会晤桥被洪水冲毁,2006年,经中哈双方协商,由我国设计施工的新会晤桥横跨中哈界河乌勒昆乌拉斯图河两岸。这座新桥可大不一样,桥身两侧的围栏全部用汉白玉筑成,国界线标识在会晤桥正中,两侧立着中哈两国界碑。桥身其余围栏上全部雕刻着中国龙图案,界河岸边的石板上分别用两国文字写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而旧会晤桥已经被原貌移至吉木乃边防连的营院内,供官兵和游客参观,以铭记历史,珍惜今朝。

同会晤桥一样,边防建设也是旧貌换新颜。如今,我负责的15公里边境线已经被监控和感应光缆覆盖,足不出户就能观察到边境情况。虽然科技发展了,我们护边员还在发挥作用。我们成立了护边员大队,配发统一服装、摩托车、望远镜等执勤装备。每次沿着修得宽阔平坦的边防公路行进,心中有满满的自豪。

两座会晤桥恰如一幅边关变迁的画卷。这些年,我告别了毡房,住进了新房;身后的沙漠在后退,身边的绿洲在生长;牧区衣食住行有了保障,巡边守防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图①:旧会晤桥被原貌移至吉木乃边防连营院内存放。

图②:新修建的中哈会晤桥。

郑龙翔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