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堂国防教育课缘何成为“网红”——

十万字心得体会酿出精彩一课


■肖越强 姜玉坤

“没想到国防教育课还可以这么讲,更没料到,一堂普普通通的教育课竟能如此打动人心。”翻开学习笔记,辽宁省锦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张明感慨地说。这堂以“从《清明上河图》说起”为题,用十几个引人深思的故事阐述“实现强军梦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防教育课,不但在锦州党校网上点量超过7000余次,而且也刷爆了党政机关干部的微信朋友圈。

授课人、锦州军分区政委李红军介绍说,偶然的机会,看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幅画作举世闻名,可以说是强化国防观念的生动教材。”为此,他利用休假时机专门跑到开封,从历史遗迹中考察画上人物、动物甚至船、车、房屋、桥梁、城楼,从细节中发掘史实。回到部队后,他又从画风、作者身世等多个侧面收集资料,解析感悟家国情怀的淡薄对一个民族的危害。

在深入学习考察中,李红军先后翻阅上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写下十余万字的心得体会。备课时,他对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思考的几十个事例进行反复比较、筛选,直至确定出鲜活且具说服力的故事。对数据的引用更是极为严谨,他坚持反复甄别求证,对每个典型事例及细节,都一句一句地推敲打磨,确保所讲的每句话都用得精辟准确。

“对国防认识有多深,讲得就有多透彻。”翻开宣讲提纲,笔者看到,整个教案把《清明上河图》当作镜子,从城门士兵弃枪经商、衙门前卫兵松懈懒散打瞌睡、瞭望台空岗等现象讲起,谈到宋朝因重文轻武、奢靡之风盛行、佞臣当道、和平积弊严重,导致北宋这个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活跃的王朝灭亡。接着,他又详细分析了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分别一一详解8个大国崛起的一个共同秘诀:国防与经济同步发展,让受众从历史大事件和活生生的鲜活事例中感悟“富国强军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肥大绝不是强大、体量也绝不是力量”等道理。

“两三个小时国防教育课,他从头到尾,没有低头念稿照本宣科、一气呵成。”凌河区区长李清峰告诉笔者,台下几百人听课,从始至终,无一打瞌睡,无一交头接耳溜号。

据悉,李红军先后在丹东和锦州两地的党政机关、学校、社区,连续讲了8场国防教育课,军民普遍反映这堂课不仅抓住了眼球,而且还触动了心灵,对军队职能、军人职责使命有了全新的领悟,对国防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政治教育更需要全心投入

■姜玉坤

为上一堂国防教育课,翻阅上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写下十余万字的学习笔记!合上采访本,笔者热血沸腾,感慨万千:这种精雕细琢、全心投入精神,才是政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

反思个别政治教育效果之所以出现差强人意,甚至是针对性、时效性较差的问题,其根源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授课者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缺少苦心打磨雕琢的精神。试想,备课半生不熟,甚至对一些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对论证观点的具体事例没有理性认识,只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又怎能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

想作好政治教育,就要有“给别人一滴水,自己储备一桶水”的思想准备,就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责任担当,就要有“说服别人,先说服自己”的执着追求。唯此才能不辜负组织信任,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和期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