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至12日,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军区、四川省卫生卫计委组织的卫生应急(国防动员)联合演练在凉山州举行。演练期间,卫生部门不仅调集3级卫生应急队伍参演,而且动用医疗列车、飞机及山地摩托车等车辆长途驰援,探索铁、陆、空立体救援模式。
演练以地震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为背景,模拟开展高原山地紧急医学救援,重点演练了28个课目。灾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内,3支国家级卫生应急救援队,11支市、县卫生应急分队以及相关社会救援组织先后到场、紧急救援。记者现场看到,救援分队先对每名伤员的伤情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将危重、重度和轻度伤员分等级救治。
灾区医疗条件有限,现场救治不了怎么办?别愁,成铁医疗列车紧急医学救援队开来专门抢救和转运伤员的医疗列车。接受任务后,医疗列车从成都出发,8小时后抵达演练场附近的麻栗火车站。
据悉,该列火车医疗设施齐全,可对危重病人就地实施抢救。医疗列车根据救治任务,可在现有7节车厢的基础上,加挂18至20节车厢,最多可长距离转送伤员300名。该列车是我国唯一一列具有紧急救援功能的医疗专列,自2015年开始运行后在多项救援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伤员需要紧急救治和转运怎么办?也不愁,演练指挥部调派2架通航医疗直升机参演。前期,指挥部就组织开展培训,就如何登机、担架从哪里上、飞机上如何护理病人等问题向各支分队边讲解边示范,使参演人员掌握了空中转送的基本技能。四川山地较多、地形复杂,在道路受阻的情况下,空中救援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因而指挥部专门设置了空中救援培训这项内容。
演练中,参演分队接受的培训不只空中救援这一项。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抽调经验丰富的骨干队员,组成教官团队,围绕移动医院搭建、伤员评估、废墟现场搜救、大型交通事故现场救治等课题,对市、县应急救援分队进行手把手的帮带。指挥部还把卫生装备维护、车辆应急维修也作为一项重点内容,精心组织培训,着力提高大家依托装备器材开展救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