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破旧桌椅到现代化教具、温暖如家的校舍,陶冲村“八一爱民学校”见证着革命老区历久弥新的军民鱼水情谊——

家乡的校园,大别山区新景观


讲述人:王家良

现任河南省新县田铺乡陶冲村“八一爱民学校”校长,现年58岁,1980年2月进入该校任教至今。

整理人:洪坤星 孙明江

我当了38年教师,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战线上,可以说是唱着《春天的故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近年来,我所在的“八一爱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着革命老区历久弥新的军民鱼水情谊。

我们学校位于大别山深处的河南省新县田铺乡陶冲村,其前身是新县最偏远的一所村级小学。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教室里只有一块龇牙咧嘴的黑板和一些歪歪斜斜的桌凳,窗户是用废旧报纸糊的,就是买支笔也要到5公里之外湖北省的福田河镇。

因为学生居住分散,山路崎岖,到了雨季,经常发生山洪冲毁山路。学生放学回家路被水淹了,老师们就自发地背学生过河。那时,学生不足100人,教师不到10名,来这里的许多教师不到一年半载就纷纷离开。贫困与交通闭塞令陶冲村的教育曾严重滞后。后来,条件好些的家长不得不把孩子辗转送到临近的湖北上学,剩下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和家庭特困生。许多孩子都在盼望: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该多好啊!

为彻底解决革命老区孩子们的上学难题,2014年河南省军地筹资共建了这所“八一爱民学校”。

由于山高路远,地处偏僻,大型搅拌机、罐装车进不了工地,新县人武部干部职工就吃住在工地上,督促协调解决施工中一个又一个难题。尤其是人武部协调县水利部门铺设了黑沟水库至学校输水管道7.8公里,彻底解决用水难题,学校终于用上了自来水。在老区人民眼里,亲人解放军是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在建设。当时,省军区领导说的话掷地有声,令我印象深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当初革命的初衷,也是现在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援建的学校要抗7级以上地震,要让学校成为最坚固的建筑。

经过一年多时间,现代化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活动场地等设施拔地而起,满足了附近3个自然村200名孩子的就学需求。为了帮助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孩子,河南省军区在学校特别设立了“八一助学基金”;信阳军分区官兵也资助了42名特困学生的营养午餐。不仅如此,近几年军地又陆续为学校捐资添置了计算机、电子黑板等现代化教具。教学环境的改善、设施的一步步完善、新质师资力量的加入,让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焕发生机,陶冲孩子的梦想成真了,许多在湖北上学的孩子也返回了家乡的校园。

放眼这座“八一爱民学校”,像羽化重生的蝴蝶,朝气蓬勃,在绿树掩映的山坳里,成为大别山区的新景观。整齐的绿化带、平整的塑胶操场、现代化的教学楼,老师以前在黑板上书写备课内容,现在不仅可以通过电脑备课、制作课件,还随时可以在课堂上用“班班通”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播放……与30多年前相比,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抚今追昔,所有的感动凝结成一句话:感谢党,感谢亲人解放军,感谢改革开放伟大时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