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快战法”是我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为击落U-2高空侦察机而开创的快速歼敌战法,至今仍是反空袭作战基本战法之一。我军指战员在实战中吸取多次失利教训,在没有先进电子对抗手段的条件下,大胆突破苏军教令的死板规定,创造出压缩雷达开机距离、快速战斗操作等全新战法,屡屡擒获U-2侦察机这一“飞贼”,有效捍卫祖国领空安全。
1963年3月28日,U-2侦察机对我西北地区进行侦察,在飞抵甘肃鼎新时,进入我“萨姆-2”地空导弹营伏击范围,指挥员按照苏军教令要求,迅速指挥目标指示雷达开机搜索目标,敌机在目标指示雷达照射时没有任何反应。在敌我距离120公里,指挥员下令制导雷达开机时,敌机却像长了“眼睛”一样立刻转向,在指挥所标图板上留下“∞”形轨迹逃脱。
“3·28”战斗失利后,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号召地空导弹部队人人动脑、创新战法以应对敌新技术。在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后,缩短制导雷达开机距离成为“破敌”最佳方案,初步确定制导雷达开机距离为敌机距我阵地60公里处,同时须在10秒钟内完成从制导雷达开机到发射导弹的所有动作,这完全超出苏军教令规定。同年6月3日,U-2侦察机对我西北地区进行侦察时,设伏在兰州的地空导弹部队虽然在60公里距离上打开制导雷达,但又一次让U-2留下“S”形轨迹后仓促逃脱。
两次失利使空军各级指战员认识到:U-2高空侦察机已加装先进电子自卫设备,我制导雷达一开机就会被发现。但在当时,指战员们对电子战缺乏了解,对敌人飞机上安装了哪些设备,又是如何工作等情况不甚了解,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反制手段,必须打下一架U-2侦察机用以研究。为此,空军确立集团歼敌的思想,在西安地区集群设伏。1963年9月2日,U-2侦察机又一次对我西北地区进行侦察,但依然从3个地空导弹营的伏击圈中溜走。3次失利后,我地空导弹部队毫不气馁,进一步统一“近快歼敌”的作战思想,经计算,将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定为38公里内。
在明确“近快歼敌”的作战指导思想后,1963年10月,我4个导弹营集中部署在上饶地区设伏。11月1日,U-2侦察机对西北地区进行侦察返回途经上饶时,被我地空导弹部队运用“近快战法”一举击落。之后,我地空导弹部队利用该战法又先后击落3架U-2高空侦察机,并对该战法进一步完善发展:一是大大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由原来苏军教令规定的120公里压缩到40公里,仅为苏军教令的1/3,大大缩短制导雷达暴露时间,提高打击隐蔽性和突然性;二是将导弹接电、射击诸元计算等原本规定在打开雷达后进行的战斗准备工作,提前到雷达开机前完成,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敌机快捕快打。
图①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萨姆-2”防空导弹
图②群众参观被我军击落的U-2高空侦察机残骸,我国是世界上击落U-2高空侦察机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