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帮战友解难的日子最快乐

——老兵朱延明18年帮扶退伍军人纪事


■李军波

11月中旬,笔者走进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铁岭河镇的一家造纸厂,正好遇上朱延明为新进厂的工人杨海成讲解生产线的工作流程。1米85的个头,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军人的气质。一见面,朱延明便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海成是一名去年退伍的战士,刚刚到厂里工作。”朱延明告诉笔者,2001年办厂至今,先后有52名退伍军人和军属在他的工厂工作过。

1987年,朱延明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全军学雷锋先进连队”服役。朱延明告诉笔者,下连第一天,他和战友们宣誓“走进连队做雷锋的学生,走出连队做雷锋的传人”。这句话,他始终牢记在心底。

退役回到老家后,朱延明着手开办造纸厂,办厂之初就面临资金紧张的难题。为了筹集资金,朱延明的妻子卖掉了自己的嫁妆。然而就在这时,同村战友王东升因购买了偷伐的木头被公安局拘留,需要缴纳罚款。朱延明找妻子商量,打算拿出信用社刚发放的5000元贷款给战友应急。妻子拗不过他,拿钱帮王东升交了罚款。后来,朱延明把王东升安排到自己的厂里工作。看到老兵踏实肯干,工作出彩,妻子也就慢慢释然。

尝到了甜头的朱延明想,家乡退伍兵不少,他们能力素质过硬。如果把他们招到企业来,既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又能提高生产效率。从此,每年老兵退伍返乡,他都去十里八村转一转,把有意向的退伍老兵招到工厂来。

笔者参观工厂,看到收发室、废品回收区、生产线上还有残疾人员工作的身影。看见笔者疑惑的神情,朱延明说:“目前厂里职工也有部分伤残的军属。”村民告诉笔者,许多企业为工人缴纳医疗和养老保险,都是企业、个人各承担一部分,而朱延明却为残疾人士全额缴纳。

两会期间,听到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消息的当晚,朱延明兴奋得睡不着觉。他说,他最理解退伍老兵的不容易,这回终于有“娘家”了。自己的这个“小家”,还会坚持为老兵服务。

这些年,在商场上打拼,朱延明吃过很多苦。但他只要听到哪个老兵有困难,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始终认为:帮老兵解难的日子最快乐。

在朱延明的感召下,昔日的战友、身边的朋友纷纷投入到帮扶退伍军人工作中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他所在的乡镇已经有10余家民办企业推行福利政策,帮扶老兵和贫困群众,朱延明的工厂也被退伍军人亲切地称为“福利工厂”。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