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宽厚传家记


■杨玉辰

记得小时候,我家上房的正墙上挂有一副中堂,两边的对联是:和善立身久,宽厚传家长。那时我虽不大懂得其中的含意,却知道这是祖上极为看重的信条,于是我把它恭恭敬敬地抄在日记本上。长大后我才知道:善良和气是做人最宝贵的品德,宽容厚道是治家最高尚的家风。

我的老家在冀中平原的一个穷乡村,祖父和父亲都讨过饭、扛过长活,大半辈子以种地为生。先辈遗传给父亲善良的性格,特别是他的老诚和宽厚,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1958年,村里办大食堂,我家所在的生产队要找一个合适的食堂管理员。父亲虽大字不识,却凭着他办事可靠,被大队举荐为食堂管理员。使人想不到的是,别的生产队食堂管理员都是严格按定量标准规定到大队核盈亏、领粮食,只有我父亲所在的这个生产队食堂被“特批”为领粮时不计盈亏,只要严格按定量吃,吃完尽管去领。大队的理由是,父亲虽没文化,可他老实,就是凭用手指计数,也不会虚报冒领、多吃多占。确实如此,当管理员两年中,父亲恪尽职守,清清白白,食堂没发生过任何事故和差错。家里饭票不够吃时,他宁可让家人饿肚子、吃野菜,也决不动食堂库房里的一粒粮食。父亲的老实忠厚得到全村的肯定和赞扬,因此,他年年被评为“五好社员”。

父亲常常跟家人讲:为人处事一定要讲究“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只能怜人帮人,不能坑人害人”。父亲80岁那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村里掀起一股经商潮。嫂子跟父亲商量,想在临街的房子开个小卖店,贴补家用。父亲一辈子与土坷垃打交道,从来没经过商,犹豫再三,终于点头。从办理营业执照到临街打门开店,再到搭建货架、筹钱进货,仅用了半个月,小店就开业了,用不着扯旗放炮,就凭父亲的人气和名声,就足以使全村瞩目、顾客盈门。

父亲每天坐在店门口的矮凳上笑盈盈地接待前来光顾的乡亲,俨然半个老板。可他算账靠掰手指头,记账靠在墙上刻横画圈。加之年事已高,忘性增大,时间一长,父亲就感到吃不消了。要么,该找给人家一毛二的,找给了人家一块二;要么,人家要一袋洗衣粉,却收了一袋碱面的钱;要么,遇人家带钱不够,就应允“先拿走东西,钱以后再说”;儿童带着3分钱来买作业本,他却把5分钱的作业本让人家拿走,还奉送两块糖果。除此外,今天这个孙子“顺”走一瓶酒,明天那个亲戚“赊”走一条烟,3个月下来,近万元四处筹借的本钱亏损大半。

那时由于村子穷,乡亲们买东西多是欠账。随着欠账的增多,父亲在墙上画的欠账记号连自己也分辨不清了。正当年关临近时,父亲不幸得了脑中风,嫂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又无钱进城趸年货,小卖店只有关张。为了凑钱给父亲看病,嫂子打算向父亲记得住的几个欠账人家去要账,父亲听说后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大过年的,咱可不当黄世仁!”嫂子听后,含泪点点头,也就再不提要账的事儿。这次经商虽然终以失败告终,但父亲的宽容、理解和大度,深深记在乡亲们的脑海里。

父亲的为人处世风格时时影响着后代子孙。我家是个大家庭,除了在家务农者外,先后出了4名军人、3名职工。父亲对我们这些“办公事”的人要求格外严格,常常教导我们“咱要学雷锋,多积德行善做好事儿”“有困难自己解决,咱不给领导添麻烦”。每逢孩子们因工作或提职、调资等有怨言时,他就教我们应该这样“找平衡”:工作上要向上看,多“比上不足”看到自己的缺点,少“比下有余”有一点成绩就满足;生活上则要向下看,多想“比下有余”,少想“比上不足”,赚个心气顺畅。正是这些富有哲理的大白话,使我和家人的成长脚步一直没有偏斜。

要说受这宽厚家风影响最大的,还得数我哥哥——都说哥哥的宽容大度和同情怜悯之心,像极了父亲。“文革”后期,哥哥曾在村里当民兵连长,由于他在大队晒粮食时悄悄周济了一户两天揭不开锅的人家两簸箕玉米,受到严肃批评,可他在村里的口碑却不降反升。哥哥56岁那年,患上严重的肺病,经常整宿整宿地咳嗽。半年后,病情加重,有一次竟39℃的高烧一周不退。我在部队听说后,便通过熟人联系到石家庄一家大医院。入院第6天,当我特地从部队赶到医院看哥哥时,他依然高烧在身,已瘦得皮包骨了。我去找哥哥的主治医生了解病情,当问到她给病人是否打过退烧针时,那个女医生心不在焉地说:“病人对青链霉素过敏。”我问:“做过皮试了吗?”她说:“不用做皮试,是病人亲口对我说的。”我激动地问:“乡下人第一次住院,大字不识,他就连‘过敏’这个词也不懂啥意思,怎么可能说出‘过敏’二字来?”“反正……”我看她还要狡辩,就强压怒火向她央求道:“大夫,求你立即为我哥哥做青链霉素皮试,如果无过敏反应,就赶紧为他注射青链霉素!”女医生这才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哥哥当晚注射了青链霉素,凌晨就退了高烧。我们接哥哥出院时,特向这位女医生告别和感谢,当时我无意识说了一句:“要是一住院时就注射青链霉素就好了。”没想到这句话激怒了对方,她向我们吼道:“你们懂不懂科学?”我正要发火,哥哥在后面拉了拉我的衣袖。看到哥哥央求的目光,我忍住了。

出院后,哥哥病情时好时坏,不到半年,病情恶化,不治而亡。哥哥临终前,家人谈到医院的失误是其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时,他给我们断断续续说了很长一段话:“咱们万万不可怪这个,怨那个。医院和医生谁不想让我的病尽快好起来?咱们也得站在别人那边想一想。那个女医生也不容易哩……莫怪人家,谁都会有出错的时候,咱就不能抬抬手,原谅人家?”当他看到我们都缄口不语,这才含着微笑,永远闭上了眼睛。

宽厚给我们这个大家庭带来团结、仁爱、理解与和谐,并成为我家代代相传的祖训和家风。我坚信,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我们一定会把这宽厚的家风发扬光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