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过去,通往高原边防连的盘山路,只容一人一马通过,后变成两米多宽的碎石路,仍险象环生、步步惊心;如今,全程是舒适安全的标准级公路——

“生命禁区”感受时代速度


讲述人:肖博文

新疆喀什军分区克克吐鲁克边防连连长。2005年军校毕业,一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边防连队工作。

整理人:张凌洁 胡 铮

前不久,我休假归队,上午10点多,在喀什下飞机,搭乘地方拉货上山的皮卡车赶往连队。这是高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当地一大特色。

一路上,皮卡车在6米多宽的柏油路上飞驰,极目远眺皑皑雪山高耸入云,让人心旷神怡。而我们连就驻守在这神秘的雪山之巅,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我不禁感慨:海拔4000多米的“生命禁区”,曾经人迹罕至的地方,也能感受标准级公路带来的舒适!

同样是这条长500余公里,海拔落差3000多米的“天路”,我2010年军校毕业来到这里时,却是另一种感受。

那天,我去红其拉甫边防连报到,在喀什城费好大劲才找到一辆上山的皮卡车。皮卡车一路向西,爬行在仅有2米多宽的盘山路上,真有一种“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嗓子眼跳”的感觉。

记得刚进入第一个海拔4000米雪山达坂,路面越走越窄、坡度越来越陡、急弯越来越多,山路一下就消失在云雾之中。一直说笑不停的司机师傅瞬间不吱声了。只见他表情特别严肃,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伸着脖子不错眼珠地看着前方,快速变换挡位……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车子也随之一颠。我隐约从倒车镜看到,山上雨水夹带着一大块泥石滑落,擦着车尾砸在路上,然后又翻滚几下坠到深不可测的山崖下。还没等我回过神,在急转弯处又迎面驶来一辆大货车,若不是司机师傅规避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惊心动魄中,我们一连翻过3个雪山达坂。这时司机师傅才松了口气告诉我,虽然他常年开车在这样路段上跑,路况也比较熟悉,但各种突发情况太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年在这条路上都有几起车毁人亡事故。

“上山的路实在是太危险了!”两天后,当我带着一路的颠簸和疲惫来到团部时,团长却不屑一顾地说,那算啥!2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马驮便道呢,部队物资补给全靠人背马驮,窄窄的一条泥巴路只容一人一马通过。特别是冬天,大雪齐腰,氧气稀薄,在翻越雪山达坂的时候,人和马并排靠着峭壁前行……那时候,他常年带着马驮帮队奔走一线连队,15次险些被雪崩埋没,27次险些被飞石砸中,给一线连队送一趟给养需要一个多星期……

现在,柏油路直插云霄,通到连队门口,一线连队给养物资当天就能到达,边关公路从此有了时代速度。

夜幕还未降临,皮卡车就已经停在了海拔4300米的连队门口。下了车,四周云雾缭绕,回头看看这条宽敞而蜿蜒的“天路”,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