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额头上的汗水”展现奋斗本色


■林 杰

历史对于胜利者的眷顾,不只是他们具备多么卓越的才智,更在于他们付出的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1944年10月,造访延安的美国记者白修德注意到,紧张的工作之余,毛泽东、朱德等都要抽出时间,到责任田里完成生产任务。这个意外发现,让初到延安的他无比惊讶:“党和党的工作人员赖以为生的不是税收,而是他们自己额头上的汗水。”

“额头上的汗水”流淌着发自本色的从容,浇灌出共产党人独有的精神家园,成为人民军队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钥”。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时期新阶段,数不清的官兵愈到艰难处,愈显斗志坚。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发出“永久奋斗”的号召,成为诠释我党我军政治特质的生动写照。

劳动的汗水具有摒弃成见、化解隔阂的神奇力量,能唤起“同心干”的热情。1941年就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开明士绅李鼎铭,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就提出要“精兵简政”。这个建议虽然出自一个党外人士之口,却很快得到实干的共产党积极响应,轰轰烈烈的“精兵简政”运动由此展开。后来面对美国记者采访时,坦言“我毕生都在避开政治”的李鼎铭重提此事,并表示“在我的一生中,我从没有这样快乐过。”

汗水显示勤政也暴露懈怠,彰显公心也照见私欲。与革命时期的“小米加步枪”相比,我军的工作生活条件早已今非昔比,有些同志看不上班排宿舍的马扎,疏远了摸爬滚打的操场。有的求脭醲之食、贪曼暖之衣,面对困难挑战高挂“免战牌”;有的对名利逐之如蚊见血、见钱财趋之如蝇见秽,在名缰利锁前患上“软骨症”。应当看到,与四体不勤冒出的虚汗、东窗事发惊出的冷汗相比,奋斗的汗水是保持革命正气的根本所在。它不光与拿腔作调的官僚做派、醉生梦死的享乐思想格格不入,更具有净化灵魂、增长才干的独特价值,帮我们摆脱低级趣味的诱惑、和平积弊的袭扰,进而成就事业,收获人民的赞誉。

“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基层是落实终端,那里最能感受强军兴军的火热脉动。官兵是建设主体,蓄积着最可依赖的优势。当前,我们不少干部学历高、阅历广,却让基层越来越“见不着”。他们缺少的,归根到底是跟一线官兵打交道、长才干的本事。正是这些书本上看不来、办公室里学不到的东西,才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看家本领。90多年发展历程中,党的每一分子都与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和“一块过”,从而凝聚起空前强大的伟力,实现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就像《中国的惊雷》一书指出的那样,“农民都把共产党人看作他们自己的领导人,看作他们自己意志的代言人。”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光阴荏苒,昔日党的领导人“额头上的汗水”依然熠熠生辉。这是传统延续的立党之本,也是信仰延伸的强军之光,必将成为新时期革命军人牢记打赢使命的鲜明印记,献身强军伟业的鲜活存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