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火炕到风力发电、光伏电站,最后终于通上市电,听长白山腹地维东哨所官兵讲述哨所曲折的取暖历程——

三易取暖设备暖兵心


讲述人:张云鹤

陆军某边防旅一连四级军士长,2004年12月入伍。

整理人:杨广慧  王玉生  蒋德红

“班长,哨所现在可暖和了!”初冬时节,已退伍回湖南老家多年的班长给我打来电话,询问哨所的取暖情况,我告诉班长,自从哨所通了市电,用上电热锅炉,再也不是以前他们那个看天取暖的时代了!

其实,说起哨所的取暖历程,还真有一段坎坷曲折的故事。

我戍守的维东哨所坐落于长白山腹地,海拔2196米,有“天池第一哨”之称。2004年,新兵下连时,天池的美景着实让我兴奋。但没过多久,看到哨所的现状后,我的心沉到谷底:哨所地理位置特殊,方圆百十里无人烟,每年冰雪期长达8个月,昼夜温差达20摄氏度。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哨所每天只能依靠发电机定时发电,每年冬天靠烧火炕取暖。刚到的那晚就寝时,班长关切地提醒我们,由于一个月前火炕堵了,晚上睡觉有点儿冷,得裹厚点儿。岂止是冷?那简直是冻!那天晚上,我们5个兵挤作一团,被子、大衣裹了一层又一层,却仍然冻得一宿未眠。“通信靠吼,取暖靠抖”这是我刚到哨所时的切身感受。

进入春天,施工队来到哨所,把营房里里外外修了个遍,尤其把一个炉子通到了3间宿舍的大火炕。就连师傅都说,这个火炕不仅耐用,而且保暖效果极好。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暖得有些过了头。有一次,领导来哨所蹲点,晚上就寝时看到官兵一盆盆地往炕上倒雪,不解地问:“大冷的天,你们这整的是哪一出啊?”经战友解释才知道,哨所一天三顿做饭烧火,到了晚上火炕烧得像烙铁,官兵睡在上面就像是“烙饼”,大家不得不往火炕上倒雪来降低温度。温度算是降下来了,可后半夜又经常被冻醒,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往火炕上倒雪成了哨所的一则趣闻,却也成了旅党委一班人的一块“心病”。其实,我们也知道,各级领导都想方设法地改善哨所条件,解决哨所的用电问题。2007年春,上级投入数十万元,为哨所建成风力发电站,但由于这里风向易变且瞬时风力强劲,电压极为不稳。2009年,在军地各级的帮扶下,又修建了光伏电站。领导见蓄存电量能供哨所使用两三天,就将火炕改成了可以适时调节温度的电热炕,确保官兵温暖到天明。然而,一遇到持续降雪的恶劣天气,光伏电站就“趴窝”,只有发电机、光伏电站轮番上阵,才能勉强应对用电“饥荒”,我们的电热炕也只能看天取暖。

春天到来,哨所也迎来了喜讯。去年,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在军地的积极协调下,我们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接入市电问题,被上级列入为哨所解决实际困难的具体日程。通过省电力公司的专项资金保障、施工队的全力建设,我们哨所也终于赶在入冬前接通了市电。通电那天,上级党委为了确保我们住得暖和,还特意为哨所安装了常压电热水锅炉,不但安全方便,而且省时省力——锅炉一键设定,自动通电烧水、循环,室内恒温舒适,温暖如春。

除了哨所的取暖变化,我也切身感受着部队建设方方面面的变化。现在,哨所外大雪纷飞,哨所内却热气腾腾,这气不仅仅是温暖舒适的暖气,更是我们戍守边关的赳赳士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