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的荣誉当与全村共享

——记贵州省江口县退伍军人舒继学


■武 鑫 严 鹏

在部队,他是参战英雄;回到家乡,他是村民的主心骨。在32年基层干部生涯中,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山村巨变。他就是贵州省江口县镇江村退伍军人舒继学。

舒继学1960年出生,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在边境自卫还击战中荣立三等功。1981年退伍回乡后,看到学校缺老师,舒继学主动报名当了一名代课老师。期间他发现,因贫困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舒继学心里明白,要想让娃娃有书读,必须脱贫。

1986年,舒继学担任镇江村党支部书记。当时,镇江村全村人均收入不到300元。再加上镇江村地理位置不好,年年遭受山洪袭扰,有时庄稼颗粒无收。要解决温饱问题,必须除掉水患。舒继学一边组织村民开山劈石,一边到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共新建拓宽5200米防洪堤和11000米标准灌渠,全村1400亩农田实现旱涝保收。

为了开拓致富路子,舒继学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走出山外,到外地学习经济发展经验。经过深入调研,他提出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依托城镇发展运输业,依托梵净山发展旅游服务业。村民杨光辉说:“当时大家以为他在吹牛皮,有些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定试一试。”

就这样,舒继学带着一帮人组建江口县第一支农民运输队,专门负责短途货物运输,还多方动员村民加入运输队。如今,运输队每年创收200多万元。同时,镇江村依托梵净山太平河风景资源,开发乡村特色旅游景点10余处。为了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物质文化生活,舒继学筹资架设了12公里长的高压线路,结束了镇江村“电灯不如油灯亮”的历史。

在舒继学的带领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镇江村还被授予“小康村”称号。2005年,舒继学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将1万元奖金全部拿出来用于乡村建设。他说:“我所得的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应当与全村共享,得到的奖金也应该帮助有需要的村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