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看莘莘学子勇战“沙场”

——山东省济南市第四届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见闻


■本报记者 杨明月 通讯员 李京进 刘兴昌 崔宇鲲

写在前面

精准射击、手榴弹投准、战场救护、通过染毒地带、低姿匍匐过铁丝网……眼前的一幕,既不是军事大片中的炫酷镜头,也不是部队军事演习时的劲爆场面,而是山东省济南市第四届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的画面。

山东省济南市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竞赛,目前已经连续举办4届,每一届比赛都围绕一个主题,本届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强军梦想”。

赛场上激烈比拼的背后,折射的是新时代莘莘学子的崇军尚武情怀和拼搏精神。

一场体能与意志的比拼

11月30日上午,山东省济南国际园博园主展馆前,一群身穿迷彩服的青年学生整齐列队,个个精神抖擞,毫不畏惧迎面袭来的寒风。齐鲁工业大学猎鹰代表队、山东师范大学代表队等22支各具特色的队旗迎风飘扬。随着济南警备区政委李怀林一声令下,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强军梦想”为主题的比武竞赛正式拉开大幕。

整个军事技能比武为期3天,分为定向越野和攻防对抗两大项。每个学校选派1支代表队参加比赛,每支代表队5男1女组合共6人。

定向越野的要求是,负重绕园博园湖一周约8公里,每队背被囊1个、95式仿真步枪1支、铁锹2把、水壶、指北针等物品,并设置理论考核、95式仿真步枪精准射击、手榴弹投准、战场救护等10个课目。理论考核环节,设置了100道题目。其中,党的知识、征兵政策、军事常识各20题,国防知识40题。每队随机抽取5道题目,答对1题得1分,并赢得一件补给或装备。

高校攻防对抗则是主要采取红蓝对抗、两两对战的形式,每队派出6人,双方围绕人质营救与看守、据点破坏与守护、桥梁防护与爆破展开,获胜方晋级下一轮,直至决出冠亚军。

整个比赛异常艰苦。例如定向越野,期间必须按图行进,完成所有规定项目行程远超过10公里。这不仅是对大学生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参赛选手身体和意志的挑战。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代表队队员李淑媛是个娇弱的小女生,在拼尽全力完成定向越野比赛后身体极度不适,经过吸氧治疗后很快投入攻防对抗比赛中。

“小姑娘,好样的,加油!”在战场救护环节,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铁军团的队员忘记按要求把担架送回裁判处,率先反应过来的女队员董瑞琪赶忙抄起担架往回跑,4名男队员在后面追都追不上。

“赛场就是战场,我必须坚持下去。”济南大学翼虎代表队在挖埋散烟灶时,队长郭首栋不慎右手负伤,向外渗血,但他全然不顾,直到顺利完成野炊露营任务,为完成比赛项目赢得宝贵时间。

一次头脑与技能的对抗

“教官,我再请教一个关于地图标定的问题。”11月24日上午,齐鲁工业大学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济南警备区为比武选手进行军事技能知识讲座,没想到前来“蹭课”的大学生非常多,不得不临时加座。

济南警备区政治工作处主任祁洪玉向记者介绍:“前3届比武,以长清大学城高校为主,最多时有9所高校参赛。其他高校领导知道后,主动找到我们要求参赛。经过研究,今年我们尝试扩大至在济高校,没想到有22支高校代表队报名参赛。”

据记者了解,赛前各人武部及高校都各显其能,想方设法提升参赛大学生的军事技能。章丘区人武部组织齐鲁理工学院等校参赛大学生来到驻军某部进行判定方位距离、手榴弹投准、伤员救护、脱戴防毒面具等课目训练;山东财经大学在组织训练、场地保障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在选拔组建队伍时,注重挑选技战术与体能并重的队员。

“前方出现染毒地带,大家迅速穿好防护服,拉大间距,快速通过。”齐鲁工业大学代表队队长王静面对突发情况临危不乱,快速下达指令。“此处山坡向阳、背风,离水源较近,适合搭帐篷,挖行军灶。”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雷霆队在队长甄国栋的建议下展开作业。

“前方敌火射击,寻找掩体,组织还击!”“12点钟方向,发现敌人!”“1组正面牵制,2组迂回包抄!”山东中医药大学代表队队长贾思栋在攻防对抗中临机处置及时有效,俨然成竹在胸的指挥员。

出人意料的是,夺冠呼声很高的山东建筑大学代表队在比武中铩羽而归。要知道,山东建筑大学军事训练营颇有名气,体能、速度是他们的强项。然而这次比武,除却体能与力量的角逐,技能和战术的对抗占很大比分。带队的王小兰老师告诉记者,他们此次主要“折”在识图用图、战场救护等技能方面的比拼,但他们不气馁,补短板、强弱项,明年再战。

一扇征兵宣传的窗口

说起大学生军事技能比赛,还得从2015年初的一次大学生征兵宣传进校园说起。

长清区大学城内共有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0余万人,是开展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的重要阵地。以前,开展国防教育就是拉拉人头、扯扯横幅、发发传单,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

“如何打造大学生国防教育新平台?如何创新大学生征兵宣传新手段?如何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新成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济南警备区指导长清区人武部深入高校展开调研,广泛征求大学生的意见。

“请你们抓紧些,一会儿我们还要去看《奔跑吧!兄弟》呢。”在调研现场,一位大学生的话让长清区人武部领导思维大开。大学生喜欢新鲜事物、思维活跃,传统的发传单、扯横幅已经落伍了,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要接地气,才能有生气。当时,正值《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真人秀节目热播、收视率很高,能否借鉴这种方式,把国防知识和征兵政策宣讲融入其中?

说干就干。经过紧张筹备,当年5月,第一届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竞赛闪亮登场。考虑到大学生体能等因素,刚开始场地设置环园博园湖半圈5公里、比赛时间1天。没想到不仅参赛选手直呼不过瘾,连观战大学生也齐喊没看够。于是,第二届比赛时间增加到3天,比赛距离也增加到10公里。

“我要去体验一场真正的军旅生活。”负重角逐大学生军事技能比赛的22个课目,山东师范大学的女队员张文晓仍意犹未尽,比赛刚结束就迫不及待地向记者打听关于女兵入伍的相关政策,期待明年到部队接受更加严格的锤炼。

与张文晓有类似想法的参赛大学生很多,他们纷纷表示明年要去参军,体验一把真正的军旅生活。

警备区司令员徐守华表示,举办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竞赛的目的,就是让国防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把国防教育课堂从室内走向室外,把内容由理论向实践延伸,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国防教育内容,在寓教于乐中实现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发展。今年全市大学生入伍比例达72.6%,再创历史新高。

图①:参赛队员通过“染毒地带”。

图②:战场救护课目中,参赛队员为“伤员”进行包扎。

图③:闭幕式后,全体参赛队员和军地领导合影。

图④:射击课目比拼中,一名参赛队员在进行射击瞄准训练。

李京进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