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这个大家庭三代有十个人接力从军,既有从战争年代走来的老革命,也有边境作战的功臣。春节临近,记者走进重庆市武隆区退伍军人彭小兵家,听夫妻二人讲述——

军人世家的“家训”


■本报记者 石宁宁 左庆莹

“我们两大家子3代人,有2个武警、7个陆军、1个海军。”每当跟别人介绍家庭成员时,重庆市武隆区退伍老兵彭小兵都会这样总结,他说的“两大家子”是指他和妻子马晋双方的大家庭。

春节前夕,记者跟随武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区人武部领导走进彭小兵家,为他挂上全区第一块“光荣之家”牌匾。家中只有妻子马晋和他两个人,略显冷清,但当他们翻阅着老照片、讲起从前的故事时,不禁让人感慨军人家风的代代传承,温馨中又有感动。

“这是我当兵时全家人的合影,这是我爸,当时已经退休了。”马晋说,她和丈夫既是同学,又是同年入伍的战友,没想到最后成了夫妻。谈起当时为何参军,夫妻俩理由出奇的一致:家庭氛围的感染,让你觉得不到部队去体验一番,将是莫大的人生遗憾。

马晋的父亲马德禄20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时年仅13岁,却战斗勇猛,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跟随刘邓大军参加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武隆县(2018年县升区)第二任人武部部长。彭小兵的父亲彭显明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此后多年在武装系统工作。两位老人在世时,每年春节两大家子几十口人聚在一起是最热闹的时候。彭小兵说,两位老人高兴了会讲讲当年的事情,“孩子们听得很带劲,都是‘军三代’嘛。”

“岳父、岳母、我父亲、两个姐夫、小舅子、侄儿、弟弟,还有我和马晋,都在军营摸爬滚打过,很遗憾的是由于参军时期不同,没有留下全家人穿军装的合影。”彭小兵翻阅着老照片,很是自豪。

谈及父辈对自己的影响,夫妻俩略显羞涩,重复着同一句话:“没得啥豪言壮语,就是教导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带着父亲的嘱托,彭小兵退伍后在一家保险公司一干就是15年,后来做到副总经理,2005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人到中年创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双方家长很支持。“当时就说让我放手去干,但任何时候都要记得老兵的身份,不能做对不起国家的事。”彭小兵说。马晋回忆,当时由于资金周转紧张,公司的税款筹措不齐,双方父母一碰头着急得不行,火急火燎赶到税务局把税款给交了,“之后还宽慰我们,说有困难就开口,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当‘逃兵’。”

“咋不讲讲你们修‘致富路’的事。”同行的武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宏说。彭小兵和战友创业初期,得知有位战友住在山上出行不便,经济条件较差也无力搬迁,就和战友筹措6万元修了一条路,为山上农产品销售打通了运输道路,被村民称为“致富路”。这些钱在当年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不仅彭小兵和妻子没有异议,双方父母也很支持。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彭小兵也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作为重庆经济不发达区县,武隆区在去年终于“摘帽”脱贫。区人武部领导说:“部里对口帮扶的黄莺乡脱贫的成绩簿上,有彭小兵一笔。”原来,彭小兵经营的小水电群发电越做越大,在长途河黄莺乡段上建起18个小电站,就近招聘了50多个村民,为村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一堆老照片中,有一个证书格外显眼。那是武隆县档案修志馆2016年颁发给彭小兵的荣誉证书。当时,县里为丰富红色教育素材,向群众征集展出物件,彭小兵把珍藏的参加边境作战时荣立的三等功奖章和一些军用物件捐了出来。“说真心话,当然舍不得,但是捐出去能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历史,值得。”彭小兵说。

夫妻俩也有遗憾,唯一的儿子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参军,俩人失落了好一阵。后来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很踏实,他们这才放下心来。彭小兵告诉记者,儿子虽然没有当兵,却很关注部队的事,统一挂牌这个事还是儿子发信息告诉他的。

如今,看着挂上门框的“光荣之家”牌匾,彭小兵很激动。他说自从得知挂牌消息就在等着盼着,这个不大的牌匾带给他的荣誉感是其他东西不能比拟的。

人武部领导的一番话更让老兵激动:“出身于军人世家,退伍后还这么关心国防建设。老兵,过几天区里要举行挂牌仪式,你要讲讲你们家的故事啊。”

彭小兵的回答还是父亲的“老一套”:“我没得啥豪言壮语……”

上图:记者在彭小兵家(左一)采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