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跨年夜,在烈士陵园


■单慧粉

戊戌深冬 遥祭麻栗坡
■丁增义
烽火照雄兵,
南疆潜夜行。
沙场鼙鼓动,
丛岳剑戈鸣。
边塞十年苦,
同袍一世情。
木棉今入梦,
掬土泪涕零。

元旦前夜,已是晚上10点,通往烈士陵园的柏油路上依然车流不息。

路的尽头,是灯光璀璨的天保口岸。昔日地雷遍地的战场已然成了繁华的边贸市场和旅游胜地。司机张朋磊告诉我,作为云南进入越南和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这里出入境客流量连续几年突破100万,出入境车辆更是每天超过200辆。年终岁尾,正是边贸最红火的时候,从早到晚,这条路上都是疾驰而过的大小车辆。

我们的目的地不是天保口岸,而是位于距县城4公里的磨山斜坡上的麻栗坡烈士陵园。在麻栗坡县八布乡那灯村完成一天的采访任务后,返回途中,同行的文山军分区报道员吴忠海告诉我,不远处就是麻栗坡烈士陵园。那可是军事新闻工作者心中的一处圣地,于是,我提出顺道去祭拜一下。

天空飘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雾气越来越浓,大约2个小时后,汽车驶过一段缓坡,停在半山腰处的一个小型停车场。只见不远处,氤氲雾气中透出一丝灯光,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呈现在眼前。夜空中没有月亮,但目之所及,一排排坟茔依稀可见,在山坡上呈梯次整齐排列,背靠青山,面向祖国,肃穆庄严。

吴忠海掏出手机,打开手电功能,带着我拾级而上。看得出,他对这里很熟悉。“一年总要来几十次吧!这两年,来祭拜和悼念的人更多了,最多的时候,我一星期来了6次!不过半夜上山还是头一次!”吴忠海边走边对我说。

纪念塔前面特制的12座陵墓被称为英雄台,他们都是被中央军委或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烈士。借着手电的灯光我看见,洁白的墓碑上,镌刻着红五星和飞翔的和平鸽,以及烈士遗像、姓名、所属部队、籍贯及事迹。

“代付文,1964—1984”“方忠诚,1963—1984”“张大权,1957—1984”……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计算着他们牺牲时的年龄,泪水不知何时模糊了我的双眼。

区别于普通公墓,这里的每座坟茔旁,插着的不是代表哀悼的菊花,而是艳丽的红玫瑰。吴忠海解释,红玫瑰是爱情花。长眠于此的957名烈士,来自全国19个省市、19个民族。他们牺牲时最小的仅16岁,最大的也才35岁,正是憧憬和享受爱情的年纪。在他们的墓前摆上永不凋零的仿真红玫瑰,寓意他们的青春永远定格在怒放中。

不少烈士墓前都摆放着香烟、水果和白酒等祭品,说明近期有亲友、战友或游客来看望过他们。韩跃奎烈士的母亲来祭奠儿子时每次都要带上一份炒猪肝,因为那是他生前的最爱;赵勇烈士的墓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大捧玫瑰,那是他的战友“老山女兵”又来探望他了……

思念和铭记烈士的不只是亲人。麻栗坡烈士陵园管理所工作人员告诉我,近些年,到陵园凭吊烈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部队官兵、学生和干部群众逐年增多,仅2018年,正式前往祭扫的就超过32万人次,而零星和自发前往的就更多了。地方政府和志愿者还积极为前来祭奠的烈士家属和亲友提供便利:清明节,云南省政府对凭吊烈士的人员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管理所为烈士家属提供免费食宿;不少地方政府为烈属探亲扫墓提供专项经费;还有志愿者服务队全程护送烈士年迈父母前来扫墓……

突然,一阵热闹的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寂静,紧接着,一簇接一簇的烟花在不远处的夜空中绽放。低头看手机,已是2019年元旦。借着烟花的光亮,吴忠海指向天保口岸的方向,告诉我在那里有一个无名高地,从远处看像极了一个头戴钢盔、手握钢枪、平躺着的战士。“相传,过去这里有一名勇将带兵把守边关。有强敌来犯,他带兵坚守,身边的将士都牺牲了,他依然屹立。最后,敌人只好放弃。看着撤退的敌兵,筋疲力尽的他倒了下去,化作山脉,被后人命名为‘英雄山’!”

下山已是1月1日凌晨,一直在车上等候的张朋磊问我:“一个女孩子,深夜在墓地待这么久不害怕吗?”“不怕,这里不是普通墓地,这里长眠的是保护我们的烈士呀!”听了我的回答,张朋磊不作声,却打开了车上的音响。“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他告诉我,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血染的风采》,至今仍在边关传唱,是边防官兵心中永远的流行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