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邓一非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军队兴。科技力量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军队未来和战争胜负,成为强军胜战的强力支撑。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战略抓手,是深入实施科技兴军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从更高起点和层次上推进国防科技创新,为加快我军战略转型、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注入更强劲的推动力。

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当今,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力度渗透到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带来世界军事发展的格局之变、战争形态和制胜机理的时代嬗变。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充分认清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强军胜战的必然选择。

科技革命带动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深刻变革。当前,世界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全面提速,孕育着人工智能、网络信息、量子通信、高超声速等新技术和技术群的突破,能够大幅度提升军事能力的颠覆性技术不时出现,成为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的直接动因,深刻改变着军事及战争形态的发展演变轨迹。由此,带动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深刻变革,推动高新武器装备进入快速迭代发展期,作战方式加快向网络化、智能化、精确化演进。我军既面临着超越的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唯有跟踪把握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的时代脉动,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变革杠杆作用,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跟进和突破战略,才能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的现代化战斗力生成模式,加快提升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

赢得国防科技竞争是重塑军队战斗力关键。国防科技竞争历来是国际军事竞争的关键领域。在战略高新技术呈现群体迸发态势的大背景下,谁能执科技创新牛耳,在重塑军队战斗力上抢先一步、占得先机,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和战略主动。美国企图形成新的压倒性技术优势,正加紧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其他大国争夺国防科技优势的动作也很大。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增强奋起直追、力争后来居上的紧迫感,超前规划布局,加快赶超步伐,加紧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积极打造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对我们这样的后发大国来说,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只有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才能抢占国防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实现军队战斗力的时代重塑和跃升。

科技创新是撬动军事领域全面创新的支点。习主席强调,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这深刻揭示了军事创新的时代特点和重要规律,阐明了科技创新在军事创新体系中独特价值和作用。现代科技是军事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变革力的因素,推进军事理论、军事制度、军事组织、军事管理等方面创新,都离不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和重要引擎作用。而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军建设发展和战斗力提升的突出矛盾。只有把握科技创新与军队各领域创新发展深度融合的大趋势,找准融合切入点,提高技术认知力,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率,才能使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全面创新的新动能,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提高科技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

国防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为军队建设和增强打赢能力服务。必须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推进科技兴军的全过程,用是否增强了部队战斗力来检验国防科技创新的成效,切实提高科技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

增添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新动能。在军事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武器装备作为军队战斗力物质基础和关键要素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进入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快缩小我军武器装备水平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关键是要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填补体系空白、补齐短板弱项上下功夫,加大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坚持重点突破,形成比较优势;加强独创性设计,掌握自己独有的“一招鲜”,发展独有的“杀手锏”,确保不被敌实施技术突袭;把作战需求牵引和技术创新推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武器装备的实战适用性,通过塑造装备体系增强对作战体系的支撑力。

助力新型作战力量和作战手段建设。谁能有先进技术,谁能够很好利用这些技术,谁就能掌握制胜主动权。新型作战力量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新质作战能力的增长点。着眼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加大相关领域特别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攻关创新力度,以新技术为支撑、新装备为依托、新能力为标志,把新型作战力量打造成更锋利的尖刀、更过硬的铁拳。着眼提高有效慑敌制敌和运用非对称作战方式的能力,巩固和加强优势领域,加大新兴领域创新力度,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颠覆性技术孵化孕育,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打造实施信息作战、无人作战、智能作战的精锐作战力量。

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注重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抓紧研究解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周期长、见效慢的突出问题。强化作战需求牵引,着眼补齐军事斗争准备的短板、突破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建立健全具有我军特色的作战需求生成机制,使科技创新同部队建设发展接好轨、对好焦。推进国防科研领域政策制度改革,着力解决科研项目审批周期长、管理层级多、资源整合难的问题,形成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把科技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坚定不移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着重抓好创新性、突破性成果的转化运用,使之成为推进转型建设、提升整体作战能力的引领。

聚焦备战打仗释放科技创新强大势能

国防科技创新是强军胜战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工程。必须聚焦提高备战打仗能力,围绕加快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把科技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激活和释放国防科技创新的强大势能。

加快构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这是形成创新合力、提升创新质效、加大创新供给的时代要求。加大创新资源统合、力量整合、协同攻关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形成高势位、全要素、高效益推动国防科技创新的格局。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集智攻关,加快完善科技决策、科研评价、创新激励、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机制,破解制约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构建信息共享、资源开放、人员交流、技术转移等服务平台,不断加大对各创新主体服务保障供给的力度,使国防科技创新得到强力支持和持续推动。

突出抓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这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加强对军地科技创新的战略谋划和整体设计,搞好需求对接、规划对接、任务对接,把军地的特有优势和巨大潜能充分发掘出来,最大限度吸纳能够提高军队建设效益、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创新资源和成果。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坚决打破“民参军”“军转民”壁垒,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切实提高军民协同创新的效率效益。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从立项研发到推广应用的一体论证和实施,打造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龙头工程,打通科技创新成果双向转化的渠道,发挥国防科技创新转化运用的最大效益。

激发科技人才创造创新活力。这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多出和快出高质量成果的关键。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把聚焦打赢、服务部队作为科研主攻方向,鼓励支持他们在创新攻关中施展才干、发挥潜能,让更多务军为战的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保留、激励、使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梯队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抓好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选拔和培养。切实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营造有助于安心舒心尽心搞科研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