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俄短期内难重返欧洲委员会


■季 澄

据俄媒报道,欧洲委员会议会大会近期以105票赞成、30票反对、16票弃权,通过一份旨在呼吁俄罗斯组建代表团参会并缴纳会费的决议草案。该草案呼吁各方开展积极对话,维护欧委会的泛欧属性,避免其最大成员国彻底脱离该组织。面对欧方释放的“善意”,俄方表示不会推动无条件重返该组织相关进程。应当说,俄欧的表面摩擦与纷争,是双方在核心利益诉求上存在本质性差异与结构性分歧的结果。一旦问题无法得到妥善处理,导致俄版“脱欧”闹剧成真,整个欧亚大陆安全局势或将遭受沉重打击。

目前来看,俄欧此番博弈呈现以下三大特征。首先,双方围绕事件起因及经过,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欧方认为,俄方在2014年发动对克里米亚的军事“入侵”行动,成为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欧方借此剥夺俄方包括投票权在内的部分权利。俄方认为欧委会部分成员国故意搬弄是非,致使其在该组织内部遭遇不公正对待。

其次,受欧洲整体政治走势波动的影响,欧委会对俄态度发生微妙变化,为缓和双边关系留有余地。欧委会秘书长亚格兰曾在去年10月就缴纳会费问题向俄发难,威胁废除其成员国地位。短短数月后,其态度发生明显改变,建议恢复俄在该组织的投票权,并称这是解决纷争的唯一方法。此外,亚格兰还表示,欧洲无法承受英、俄同时“脱欧”造成的巨大震荡。

最后,俄方表态展现出与欧对话的诚意与耐心。一方面,面对欧方释放的缓和信号,俄方坚守原则底线。俄外交部、国家杜马等部门负责人相继表态,称除非欧委会修改相关规则,以确保其享有平等公正的权利,否则俄不会考虑重返相关进程。另一方面,俄对与欧开展后续接触持开放态度,称始终愿与所有“谈到欧洲时不忘记俄罗斯”的国家对话,并会耐心等待欧委会修改相关歧视性规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俄欧近期均展现出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的积极姿态,但一系列因素仍将阻碍俄短期内重回欧委会。

其一,俄欧围绕地区热点问题展开的地缘政治博弈仍在持续,双方依据各自目标产生的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以乌克兰危机为例,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希望将乌克兰彻底纳入西方阵营,借机挑起乌对俄的全方位对抗;俄方则要竭力维持自身在乌境内的影响力,以便塑造于己有利的周边安全态势,丰富地缘战略选项,确保本国的欧亚大国属性。

其二,北约与俄近年来军事威慑与对抗逐步升级,俄欧改善关系的难度加大。2018年,北约与俄罗斯相继举行代号为“三叉戟接点-2018”和“东方-2018”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无论从参演兵力、武器装备,还是作战想定等方面,演习的“针对性”均达到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峰。这种互将对方视为军事“假想敌”的做法,势必为俄欧改善关系增添诸多“负能量”。

第三,美国仍是阻碍俄欧关系改善的最大外部制约性因素。考虑到欧洲现阶段仍缺乏独立自主的防务能力,且欧洲各国在安全诉求上不尽相同,导致其在军事安全领域仍需仰仗美国提供的保护,这为后者干预欧亚大陆事务提供可乘之机。换句话说,在欧洲国家制定对俄政策时,难免要顾及美国的意图与感受,整个政策的弹性减弱。

归根结底,俄欧在地缘上的邻近性和双方在能源、经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互补性与相互依赖性,促使两者在总体上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唯有意识到这一点,俄欧才能真正摆脱既有束缚与偏见,相向而行,共担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职责与使命。

(作者单位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