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微历史


曾国藩“敲打”李鸿章

曾国藩与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为同榜进士,李鸿章考上翰林后便投入曾国藩门下,成为曾的门生。不过,两人虽有师生之谊,但在仕途上的交集起初并不多。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李鸿章曾担任安徽巡抚、镶白旗人福济的幕僚,积累了一定的军功。由于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太平天国新一代将领的出现,清军在安徽陷入危机。考虑到在福济手下很难再积累功绩,李鸿章便通过在曾国藩湘军中负责粮秣事宜的大哥李瀚章,投入曾国藩在南昌的幕府。但曾国藩一开始并不看好李鸿章,揶揄其是志大才高的翰林,应回京供职,而不是到“庙小”的湘军。

李鸿章认为,自己加入湘军属于强势加盟,湘军上下都应对他高看一眼。刚到南昌时,李鸿章生活散漫、晚睡晚起,对曾国藩每天黎明时分召集幕僚聚餐议事的习惯颇有微词,甚至以头痛为由推脱,但曾国藩坚持幕僚到齐才开饭,李鸿章只得前往。曾国藩告诫赶来的李鸿章:“少荃(李鸿章表字),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唯一‘诚’字而已。”

在曾国藩的“敲打”下,李鸿章意识到要想在湘军立足唯有勤奋,遂认真负责地完成分配给他的书记文字工作,得到了曾国藩的表扬。

“丢在水里的金币”

尼德兰独立运动期间,西班牙军队将贯穿安特卫普城的斯海尔德河封锁起来,不仅在该河入海口修建炮台,还在安特卫普城以西的斯海尔德河河道上修建了一座长达730米的浮桥,切断安特卫普城的对外联系。

安特卫普守军最初使用“火船”顺流而下攻击浮桥,但西班牙军队用特制长矛将“火船”挡在上游。安特卫普守军又制造了一艘火药船,称之为“地狱纵火者”。“地狱纵火者”炸断了浮桥,炸死了数百名西班牙士兵,但这些损失西班牙军队还可以承受,很快他们就修复了浮桥。

由于“地狱纵火者”属于一次性武器,安特卫普守军又制造了一艘巨大的浅水炮舰,可容纳上千士兵,拥有装甲和数十门火炮,被称为“战争终结者”。但“战争终结者”并未终结战争,由于过于笨重,该舰一进入斯海尔德河就搁浅,成为无法移动的水上炮台,西班牙士兵称其为“丢在水里的金币”。

(李春秋 周公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