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像工笔画那样描实企业动员预案


■韩秋露

企业,是最终落实和执行经济动员任务的主体;预案,是经济动员平时准备和战时实施的依据和起点。企业经济动员预案,应像工笔画那样笔画细腻、线条清晰,使人一看就懂、拿过来就能用、用起来无疑义。

当前,企业经济动员预案最大的不足在于照搬照抄上层预案,而导致自身预案功能虚化。为了既能体现上级精神,又能反映本身特点,企业经济动员预案可采取“A+B”的复合形式。A是基本预案,主要解决原则性问题,包括企业基本潜力情况、组织机构、职能职责、动员程序等内容;B是具体操作预案,包括具体任务说明、操作步骤、负责人员,以及动员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依据“A+B”复合式预案,即使遇到上级暂时缺位,参与动员的人员仍可快速响应。

显而易见,具体操作预案的拟定是重点和难点。有人认为,难就难在平时没有军事需求牵引。认真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用于平时演练的军事需求方案也只是一种预设,对于企业而言,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供给能力的快速提高。因此,应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自身能力建设上,不能一味坐等部队提需求而无所作为。

实际操作中,可采取日常生产能力倍数法编制B预案,并拟制相应的处置程序,比如,生产型企业完成1.5倍日常生产任务会出现机器、原材料、人员等各类缺口,B预案明确的就是弥补缺口的具体步骤、方式和时间节点。

需要明确的内容应包括提高生产能力的一系列环节:企业生产线的调整方式、调整时间和调整程序,比如,增加几条生产线,如何增加,是否有替代生产线,多长时间能够实现增加;缺少的原材料如何配置,有哪些下游企业可以提供,日常采购周期多长;员工和生产班次的调整程序,日均工作时间如何调整,员工数量缺口如何补充,其他岗位员工是否能够借调,如若培训,培训需要多长时间,等等。预案还应明确:哪些环节属于企业自身的瓶颈,需要平时做好准备;哪些受外部因素限制,需要动员部门出面进行协调。

拟制“A+B”复合式预案的过程,就是厘清企业从动员到复员所有细节的过程。通过对一系列细节的梳理分析,具体回答经济动员由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和怎么做等实际问题,切实做到手中有案,遇事不慌。

预案编制是上篇文章,预案演练就是下篇文章。动员部门可结合企业自身订单,组织开展各种响应级别的动员演练,促使企业人员熟悉具体操作预案。

例如,企业在本月1号收到产品生产订单,要求在下月末完成订单产品生产;那么,演练时可将时限变成本月末,则动员预案需按2倍日常生产能力的级别进行响应,并执行对应的处置程序。这一方式可在尽可能降低企业负担的前提下,检测预案的可操作性。

在此基础上,应依托军队的日常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任务开展动员演练,使企业明确组织领导关系,熟悉动员程序,检验预案的实战化水平。演练完成之后,应组织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据此调整和修订预案,保证企业经济动员预案的滚动更新与科学合理。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