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以应急之举收应战之效


■覃源漫

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围绕今年“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的主题,各地人防部门纷纷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对此,一些群众不免发问:人防是战时防敌空袭的部门,为何平时灾害防治中也有他们的身影?

虽然新中国人民防空没有经受过大规模实战的考验,但世界百余年空袭与防空袭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还是对水、电、气、暖等城市生命线的毁坏,空袭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与自然灾害较为相似。要想提高战时防空袭能力,就要在平时防灾减灾上下功夫。进一步讲,越是没有实战经验,越应主动参加平时防灾减灾活动,找出二者在组织程序、实施步骤、依托力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将来快速完成平战转换奠定扎实基础。

参加突发性事故灾害救援,融入应急管理链条。人防部门自身编有通信保障分队,并且在相关单位建有医疗救护、交通运输、反恐维稳、核生化救援、心理防护等专业队伍,其体系架构与民兵队伍较为相似,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虽然这支力量是着眼战时防空而组建,但“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覆”,人防部门不能坐等防空警报响起再披挂上阵,而应自觉当好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主动请缨参加平时地方政府组织的各类救援行动,在用兵中练兵强兵,以应急行动促应战能力提升。

人防部门处于军地结合部,容易淡出地方应急管理的视线。越是这样,人防部门越应该主动找载体、靠上去做工作,防止成为“大麻袋里的一粒芝麻——有你不多、没你不少”。试想,一个平时都难应急的部门,战时怎么可能敢应战?

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引导民众防患于未然。人民防空的特点和威力在于全民性,而要动员全民参与防护行动,离不开久久为功的日常宣传。“5·12”等时间节点社会关注度高,人防部门应乘势而上打好宣传组合拳;日常生活中,人防宣传也应做到长流水、不断线,以水滴石穿的精神抓经常、经常抓。在搞好平面宣传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当地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建好人防公园、防空防灾体验馆等基础设施,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气息,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忧患意识。

落实群众性防灾演练,增强紧急避险技能。“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中学2200多名师生在短时间内安全转移到操场上,创造了零伤亡奇迹。该校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师生人人训练有素,地震当天,大家就是按照平时的疏散顺序有序转移的。这启示我们:日常的训练演练何其重要、不可或缺。

信息化条件下的空袭突发性强、隐蔽性高,紧急逃生的时间更加紧迫,需要人防部门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组织好各类人群的模拟演练。和平环境下,人们对空袭缺乏直观感受和危机意识,演练可以防震防灾为背景,只要设全演练要素、严密组织实施,仍可以应急之举收应战之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