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构建高素质兵员征集“闭合回路”


■郝东红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将优秀大学生送进营门,只是完成了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只有打通连接校门与营门的“闭合回路”,确保招得进、留得住、培养好、衔接顺,才能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优秀学子汇集在强军兴军的伟大旗帜下。

强化思想认识。目标决定开展工作的方法路径。从表面看,将优质兵员送进部队、确保顺利服完义务兵役似乎就完成了国防责任和义务。但优秀军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单纯盯着征集任务定政策、抓工作,必然造成人才培养链条出现薄弱环节。例如,有的院校围绕任务搞优抚,在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和考研加分上实施义务兵和士官区别对待,甚至厚此薄彼;有的院校对复学年限定得过短,不利于大学生士兵转改士官、在部队长期发展;有的院校在大学生退役返校后关心关怀不够,退役士兵复学安排、学习扶助、就业创业不够顺畅……凡此种种既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士兵安心服役的“闹心事”,也可能成为有志青年投身军营的“拦路虎”。只有切实强化认识,形成助力强军兴军的大国防观,避免盯着任务抓征集、搞优抚、定政策,才能形成服务高素质兵员培养的“闭合回路”,助力强军兴军人才培养,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军营。

健全制度机制。随着部队装备和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高素质兵员需求日益迫切。要确保大学生士兵招得来、留得住,还需在健全制度机制、优化优抚路径、形成闭合回路上下功夫。构建“稳得住”的共育模式,推进军营、家庭和学校密切协作,强化院校与大学生士兵的经常联系,建立高校加强思想引导、定期回访、远程教育的网络,健全思想引导、精神鼓励、在营学习的共育机制。营造“留得住”的环境,进一步健全覆盖学籍保留、教育优待、复学保障、就业创业“一条龙”的优抚机制,实施义务兵和士官同等待遇,探索挂钩服役年限、奖惩激励的教育优待措施,切实在提升大学生士兵服役年限和在营“贡献率”上下功夫。构建“回归好”的回路,在退役后,强化对大学生士兵复学和就业的保障,及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办理复学课程免修、补考及转专业等手续,解决他们在专业学习、升学考试、求职创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汇集各方合力。构建高素质兵员征集的“闭合回路”涵盖的范围广、涉及的机构多、牵扯的精力大,离不开政府、部队、兵役机关和院校的齐心协同、勠力同心。只有既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政府和兵役机关需发挥政策制度的激励引领作用,抓好顶层设计,确保各级机构、各类院校履行职责、落实规定、定好准则、抓好监管,确保既有制度落地落实,优抚保障机制持续优化。部队需发挥共建共育的主导作用,加强与所在院校的沟通联系,为定期回访、在线教学、回校考试、退役复学提供路径和便利。院校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退役士兵复学接收和相关保障工作,消除学子后顾之忧;切实提升爱国拥军担当,人性化做好有针对性的典型激励、学习帮扶、就业促进等工作,以良好的示范动员更多优秀学子参军入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