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点点星火终燎原

——关于小型革命旧址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本报记者 王少亭

写在前面

提起革命旧址,率先在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井冈山、延安等革命遗址。而事实上,在漫长而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遗留下来大量规模和体量较小,且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革命旧址。这些旧址散布在全国各个角落,像点点星火,承载厚重历史,见证时代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红色记忆的星星之火,正面临自然灭失、人为损坏等多种威胁,需要军地有关部门联手行动,凝聚合力,让点点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革命旧址变身教育基地

斑驳的墙面、青色的瓦片……在安徽省庐江县龙桥镇黄屯社区,坐落着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典型徽派民居——吴家大院。

事实上,吴家大院还是一个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红色宅院。今年初,工作人员偶然间听到当地老百姓的闲聊,才发现吴家大院是一处革命旧址。

据吴家后人吴桂生和当地91岁高龄的何鹏老人回忆,吴家曾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四军在现庐江、桐城一带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黄屯地区的游击队曾多次驻扎在此。

对此,当地镇政府正在组织开展实地勘查,整理红色史料,计划将吴家大院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

记者调查发现,像吴家大院这样的小型革命旧址遍布全国,也许是一间院落、一栋房屋,抑或一孔窑洞、一座庙宇,各式各样,数不胜数。这其中,有的已经被发现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有的刚刚发现,还有待保护开发;有的尚未被发现,散落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而当前,大多数现已发现的革命旧址,得到了精心呵护,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位于江苏省新沂市的国家4A级风景区——马陵山风景名胜区内,有一个纵深不到2米的岩洞,当地人称“三仙洞”。1946年12月宿北大战期间,陈毅元帅指挥部就设在洞内。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革命旧址,当地政府在开发景区的同时,配套建设“宿北大战纪念亭”等设施,设立纪念碑,铭刻碑文介绍宿北大战的历史,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

“‘三仙洞’并不大,却是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的精髓,几乎所有登山的游客都要到‘三仙洞’看一看,既欣赏美景、又陶冶情操。”景区负责人介绍道。

无独有偶。在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北望村,有一个看似普通的院落,每天到此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就是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胜利后,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众多将帅聚集在此,开展渡江战役的部署和准备工作。当地政府将这个院落纳入农村建设统一规划,按照“匹配周边、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维护,使这个普通民居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当地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对此,江苏省徐州市淮塔管理局编研文保处处长贾萍表示,这种与自然景区相融合、与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方法路子,为小型革命旧址保护提供了成功经验和现实借鉴。

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困境

“与得到科学开发利用的革命遗址遗存相比,我国还有大量的革命旧址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保护。”贾萍长期关注小型革命旧址保护工作,并为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她说:“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等原因,当前许多革命旧址保护不力,现状堪忧。”

所言不虚。在互联网上搜索“革命旧址保护”字眼,关于革命旧址受损的新闻并不鲜见。某地在土地规划中,将一处革命旧址划给一家私立学校,导致多座历史建筑被拆毁,虽然当事人被处理,但对旧址造成的损害无法弥补。

调查发现,目前小型革命旧址主要面临两种风险:

一是自然灭失。大多革命旧址年代久远,很多建筑是茅草屋、土坯房,一些没有被发现或已经发现但保护不力的建筑类革命旧址,受风化侵蚀、雨水冲刷,早已破败不堪,存在灭失风险。

另外,革命旧址需要史实、史料支撑。随着时间推移,事件亲历者、见证者年龄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少,发掘整理资料变得愈发迫切和困难,有的革命旧址可能因此而被永远尘封。

二是人为破坏。许多革命旧址由于体量小、外部特征不明显,有的地区在规划拆迁过程中,不知情、不辨别、不论证,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有的地方在革命旧址保护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将原有遗迹推倒重建,完全丧失原有面貌,对革命旧址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此外,有的革命旧址保护还面临权属问题。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通常临时征召、借用人民群众的住房,不少革命旧址本身就是私家宅院,遗存权属如何认定、保护责任如何划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一系列问题待解,保护工作遭遇困境,亟须出台相关政策为保护行动“解扣”。

期待联手发力破解难题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革命旧址保护工作,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去年1月1日,山东省滨州市《渤海老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去年2月1日,湖北省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公布施行;今年6月,四川省广元市《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正式启动。随着越来越多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革命旧址保护也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徐州军分区政委李中双认为,可按照“健全组织、普查认证、改造维护、开发利用”的程序步骤,有力有序推进革命旧址保护工作。

组织跟不上、保护无力量。李中双建议,可按照政府牵头、军地协作、多方参与的思路,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常态运行机制。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吸纳规划、建设、城管、史志、档案、文物管理、文化旅游、纪念场馆等单位和部门参与,与驻军政治工作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形成政府牵头、军地合力的组织领导格局。革命旧址保护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纳入各级统筹,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率领团队进行长期学术研究和实地调查,新考订出近400处红色纪念地,其中许多红色景观具有唯一性、稀缺性的特点,形成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上海红色文化基因图谱。

以此为例,对于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的小型革命旧址,江苏省徐州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军认为,应按照“分片调查、深度求证、分类建档”的原则,开展遗迹遗存普查,切实摸清位置、数量、现状、权属等底数,避免因遗漏造成自然灭失;立足一人一事一物一址,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依据事件重要程度、影响大小,对革命旧址进行分类,完善纪念性铭牌,专项建立文字档案,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研究撰写调查报告,系统梳理历史资料,编撰出版相关书籍,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教育意义。

贾萍认为,对于小型革命旧址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专业指导下,开展遗迹遗存修缮保护工作,让古迹恢复原样,让历史焕发生机。在修缮改造过程中,还要加强周边环境规划改造和匹配建设,保持严肃、厚重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

有专家表示,保护革命旧址,传承红色基因,还需不断创新和丰富形式。应充分发挥网络、自媒体的传播优势,运用数字技术再现消失的影像、历史信息和战斗场景,让革命旧址永远焕发勃勃生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