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退役老兵张青叶为边防官兵义务服务了30年,而今年边防官兵探亲归队不再用他专车接送,也不再用他帮买票了——

热心的张哥“下岗”了


讲述人:张青叶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人,1964年出生,1984年入伍,1988年退役,现任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机务段绥芬河运用车间司机,长期义务为边防官兵购票、接送来队家属。

整理人:李军波 本报记者 赵 雷

今年是我为某边防旅官兵义务服务的第31个年头了,作为一名退役老兵,这份工作还没干够,可我已经无用武之地了。

前几天,听说士官王琼家属要来队,我特意把车洗刷了一番,却没等到小王的电话,后来才知道,原来营里专程安排车辆接站,我的“专车”又一次被“晾”在一边。

以前可不是这样。我退役后到铁路工作。当时绥芬河出省的列车一天只有两趟,车次少不说,连队驻地偏远,战友们到车站买票也不容易。战友们听说我在铁路工作后,就联系到我帮忙买票。经历过边防生活的我对此感同身受,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后来,我找到老指导员王春凯,委托他把我单位的电话向连队官兵“广而告之”,并承诺需要订票可以随时联系,从此我便成了火车站的常客。

那些年,边防官兵和来队家属买火车票基本上都会找我。“有事找张哥”,官兵这句口头禅,让我分外自豪。其实,我买票和别人没啥区别,也是去窗口排队,最多的时候,我一天手里攥着30多张车票,在车站等着战士认领。但近几年我明显感到,找我买票的人越来越少了。一次去车站送妻子,刚好碰到四级军士长许望申,他告诉我,“现在部队允许使用智能手机,而且车次多了,网络购票也方便了,再也不用麻烦张哥了。”听了这话,我是既高兴又有些失落。

变化的远不只是代官兵买车票次数的减少,找我用车的官兵也越来越少。1997年,原八连士官李洪祝妻子第一次到边防探亲,大雪封山,结果小李的妻子在山下住了一周,无奈回了家。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1998年,我一咬牙购买了一辆二手的吉普车,成为连队的“编外驾驶员”。我粗略地数了数,20年来,我接送来队家属每年都有几十次,我的车在边防线上跑了足足有8万多公里。

这两年我发现来队探亲的家属增多了,找我用车的官兵却少了。我笑着问张连长是不是看我年龄大“嫌弃”了?他告诉我,党的十八大以来,部队陆续出台了暖心政策,现在家属临时来队探亲,单位可以安排车辆接送站,也就不用麻烦我了。

原来是这样。而我也突然意识到,路也不是以前的路了。多年前,路况条件很差,一线驻勤组的给养供应送不上去时,我的越野车就会闻讯而动,为驻勤官兵补充给养。这两年宽敞的柏油路铺到边境一线,我知道,这条“战线”也渐渐不需要我的“专车”了。

我当年守卫的那座边境营盘,如今已满是现代化气息,这座边境小城曾经人烟稀少,如今已成为繁忙的对外口岸。随着各项暖心工程实施,一系列老大难问题逐一得到解决,边防官兵的幸福指数逐年攀升。说实话,虽说我“下岗”了,心里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欣慰,因为这正是我期盼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