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26年,我们从未忘记

——内蒙古阿拉善军分区官兵祭奠献身边防军事记者侧记


■本报记者 汪 娜

这是一片风与沙的世界。7月8日,内蒙古阿拉善军分区的车队行驶在巴丹吉林沙漠巴达公路上,四周是茫茫戈壁,没有飞鸟,没有人烟,只有零星的骆驼刺生长其间。

忽然间,一场小雨不期而至,雨滴拍打在车窗上,发出嗒嗒的声音,像一曲长调,叙说着一段伤心往事。1993年5月4日,就在这条从苏宏图到乌力吉的边防路上,一辆越野车在疾驰。车内,解放军报记者杨学泉正在采访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团长海力斯。突然间,一声巨响,汽车右后轮胎爆裂,疾速行驶的车身向右连续翻滚,杨学泉以身殉职。2014年,阿拉善军分区在事故地点为杨学泉立了一块纪念碑,那条曾布满尖利碎石的边防路,如今已变成一条宽阔的柏油路。

车队行驶了约3个小时,到达巴达公路293号路碑时,汽车的右转灯一齐闪烁,右车窗玻璃全部摇下,几位驾驶员一起长按喇叭,纪念碑到了。

花岗岩纪念碑上刻有“杨学泉同志牺牲地纪念碑”几个大字,碑上的照片引人注目:绿色的军装、黑色的镜框、上扬的嘴角、温暖的笑容,永远定格在风华正茂的44岁。

祭扫仪式现场,杨学泉的兄弟姐妹来了,报社的同事来了,边防官兵代表和群众代表也来了。随着哀乐响起,脱帽、鞠躬、献花、敬礼……每一个人都表情肃穆。杨学泉的二哥杨学铭等人陆续走向纪念碑,献上鲜花并仔细拭去碑上的尘土。杨学铭蹲在碑前,从包里拿出从北京带来的两瓶红星二锅头,放在纪念碑前,凝望着碑上的那张笑脸,紧闭嘴唇,默然无语。过了许久,他才打破沉默:“小六,我们来看你了。你已经离开我们整整26年,这些年你还好吗?”话音刚落,年近八旬的他声泪俱下,悼念的人们也个个红了眼圈,哽咽起来。

意外发生后,这片沙漠也成了杨学泉妻子徐英牵肠挂肚的地方。由于身体原因,徐英这次未能一同前往,她告诉记者:“等孙子长大了,我要带他到爷爷牺牲的地方去看一看,告诉他,他的爷爷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新闻记者。”

杨学泉从事新闻工作的23年里,从深山大漠到南沙礁盘,从老山前线到两会会场,脚步从未停歇。而他跑得最多的还是边防。牺牲前的那个五一劳动节,杨学泉就是在内蒙古军区条件最艰苦的边防四团、五团连队度过的。短短几天,他先后采访了40多位干部、战士和家属,每天行程400多公里,休息不到6个小时。杨学泉在边防采访的那几天,连队的官兵就像过节一般开心,大家相互传告:“这里的戈壁滩第一次来了军报记者!”

经年日久,许多人和事早已被风沙掩埋,但边防官兵对杨学泉的怀念如这沙海从未改变。26年来,边防团调整改革成了边防营,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护边巡逻时来纪念碑祭扫的传统一直传承。每当有巡逻官兵路经此处,都要停下来为杨学泉敬一支烟、倒一杯酒、说几句掏心窝的话,他们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位牺牲在内蒙古边防的军事记者。

短暂的祭扫活动结束了,但人们却舍不得离开,一步三回头地走着,脚步沉重,泪眼婆娑。

回程途中,雨越下越大,为沙漠闷热的天气送来阵阵清凉。同行的官兵都说:“这是杨记者知道我们来看他,心里欢喜,用沙漠里最金贵的雨水为我们送行。”

上图:阿拉善军分区官兵祭奠献身边防的军事记者杨学泉。

王金鑫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