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步行三天到行车三个半小时,秘境独龙江不再神秘——

昔日“生死路”,今朝变通途


“出发!”7月14日8时,随着指导员莫荣桂一声令下,巡逻车搭载着9名巡逻官兵向“秘境”独龙江开进。我已记不清是第几次走进独龙江了,但每次探访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去独龙江,人们习惯用“进”字。这个“进”,说的正是前往独龙江的路途艰险。2013年9月,毕业刚到边防连队的我,第一次进独龙江执行边防巡逻任务。当时,独龙江隧道还未修通,在翻越高黎贡山上那段号称“魔鬼都不敢走的路”时,我第一次见识到独龙江公路的险峻。它紧邻峭壁悬崖,路窄弯急,碰到会车,要倒很长距离才能找到错车位置,稍有差池,外线的车很有可能被挤下万丈悬崖。那段不到20公里的路,我们开了近两个半小时。

2014年4月10日,随着独龙江隧道全面贯通,独龙江结束了长达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官兵巡逻再也不用绕行那段有400个急弯的“魔鬼路”了。“以前经过那里,老司机都会吐,吃晕车药也不管用!”莫荣桂介绍,“从步行3天到坐车颠簸10个小时,再到现在只需3.5个小时车程,变化真是太大了。”

变化还有很多。2015年6月,由怒江军分区牵头在41号界碑南侧200米处,修建了巡查对岸40号界碑的钢索大桥,彻底告别了溜索过江巡逻的历史。

我还清晰记得6年前第一次溜索过江巡逻的情景。奔腾翻卷的江面上,两条光溜溜的钢索横跨两岸,起风时钢索随风摇摆,不时发出“呼呼”的咆哮声,让人胆寒。我套上锁扣,双手握住安全绳,两眼一闭,顺着钢索向对岸滑去。滑到江心时,溜索架突然卡住了,身下湍急的江水使我更加慌乱。“深呼吸,抓住钢索,往前爬。”在战友们的鼓励下,我拽住铁索一点点向前挪动。安全抵达对岸后,我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发现手上磨出一道道口子。

如今,行走在钢索大桥上,我不禁感慨独龙江边防设施变化之大,但凡江对岸有居民居住的地方,基本上都已搭建起铁索桥,人口较多的村庄还修建了小型车辆可以行驶的桥梁,昔日的“生死路”变成了“畅行线”“致富路”。“如今官兵的巡逻执勤条件越来越好,我们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使命感也越来越强了。”正在给界碑上“中国”二字描红的莫荣桂微笑着说。

讲述人:韦启位

2007年12月入伍,曾长期在边防一线巡逻执勤,现任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宣传科干事。

整理人:杨 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