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英国智库:

卫星系统分散脆弱成北约之痛


■王 权

北约卫星系统被指脆弱且分散

前段时间,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遭遇“停摆”危机,引发外界对欧洲卫星系统的关注。智库机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近期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北约在欧洲的卫星系统在网络攻击面前非常脆弱。

北约尴尬:不享有卫星所有权

报告认为,经过十几年发展,越来越多军事系统开始对卫星产生依赖。报告作者、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乌奈尔说:“在美英等国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超过60%的弹药在卫星等天基导航系统引导下击中目标。如果伊拉克人有办法把我们的卫星从轨道上打下来,或能干扰卫星对数据的搜集,结果就会不一样。”

尽管卫星系统对北约军事行动非常重要,但一个不能回避的尴尬问题是,北约并不能做到随需随用。原因很简单——北约并不拥有任何一颗军用卫星。乌奈尔说:“作为一个组织,北约只拥有卫星地面站设施,而没有任何一颗军用卫星的所有权。目前北约使用的卫星分别归属不同成员国。如果北约想以组织名义使用它们,必须事先取得卫星所属国同意。试想一下,如果是一场突发的侦察监视行动,繁琐的申请流程可能会让指挥官抓狂。”

乌奈尔说,基于上述原因,北约多次考虑发射拥有100%所有权的卫星,以确保在危机或冲突时的“自由使用权”。可惜的是,发射卫星需要资金。北约缺乏的,恰恰是充足的资金。

先天脆弱:各自为战易被击破

美国“空军技术”网站指出,卫星分散掌握在成员国手中,是北约卫星系统与生俱来的弱点。“因为所属权的关系,我们不能协调各成员国在卫星防护方面的动作,这种各自为战的局面很容易被对手利用。以针对卫星的网络攻击为例,他们完全可以挑选一个网络防御能力薄弱的国家下手,突破一点继而危及北约所有卫星系统。”

另外,在关键数据传送方面严重依赖商业卫星也是北约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报告援引数据指出,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商业卫星在北约军事行动中承担的通信量仅占15%,但7年后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数字跃升至85%,显示出北约国家越来越依赖商业卫星传递加密军事数据。乌奈尔认为,这是相当危险的趋势,因为与军用卫星相比,商业卫星系统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也更容易被突破。

报告认为,目前北约在使用卫星系统时最担心的是所谓“GPS欺骗”。在军事行动中,对手很可能从网络上入侵某一成员国的卫星系统,植入蔓延型病毒后令其发射虚拟导航信号,轻者会导致导弹偏离打击目标,重者可能将引导精确制导武器重新制定飞行线路,打击己方飞机、军舰或地面部队。

未来改善:面临绕不过的难题

乌奈尔称,北约已意识到卫星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他们制定首个框架性太空战略,将太空列为与陆、海、空、网并列战场领域的原因之一。另外,俄罗斯正在加快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让北约诸国如坐针毡,因为那是一种可以打击地球低轨道卫星的武器。

目前,北约诸国正考虑建立一套完整、成熟、统一的卫星保护机制,但这并不容易。美国前防长哈格尔曾指出,北约东扩让内部分歧更加公开化——新成员国过多纠缠于俄罗斯威胁,老成员国则更关注其他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让所有成员国都心甘情愿划拨资金建立“泛欧卫星保护机制”恐怕难度不小。同时,让各卫星拥有国更多地开放卫星使用权限也不现实,因为稍有不慎就将牵扯到国家主权问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