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烧火棍”到电警棍,从对讲机到无人机,二十年来——

我的“家当”越来越“高大上”


讲述人:马付军

现任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武装部副部长。

整理人:邵 悦 李 栓

我在薛坪镇工作20多年了,是全县从事武装工作时间最长的干部。1999年,组织上派我管理镇武装部的应急器材库。

那时县人武部刚收归军队,各种关系还没有理顺,县里财政也非常紧张,搞基层民兵建设有些“力不从心”。这一年正好进行民兵调整改革,我们镇调整编建了民兵应急分队,其中新入队的民兵就有110多人。上级要求我们组织新入队民兵进行入队训练,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训练器材不足。

那时我们的应急器材库,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称其为“库”。就是一间破瓦房,里面一个铁架子上摆着20根警棍、20个盾牌、15把铁锹。“就这么点器材,我们100多人的训练怎么搞?”我向当时的镇武装部部长秦新华发牢骚。秦部长回答:“小马,训练任务不能打折扣,没器材,想办法也要搞!”

可秦部长的办法让我哭笑不得:他让我带民兵到山上砍一些直溜点的80厘米长的木棍做“警棍”,再找一些木板钉上把手当“盾牌”。我就用这些被民兵们戏称为“烧火棍”和“大砧板”的“警棍”“盾牌”,完成了这一年的入队训练。

后来,随着基层武装部建设全面加强,我们的应急器材库也越来越好,不仅从破瓦房换到了小平房,还添置了救生衣、应急灯、扑火扫把、电警棍、盾牌、对讲机、绳索抛投器等装备器材。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一次救援行动中成了“配角”。

那次,辖区一处山林发生火灾,我迅速召集应急分队队员,带着铁扫把、风力灭火机、消防斧赶往现场,却被民间志愿者组织“蓝天救援队”挡在火场外。“你们防护措施不够,容易有危险,还是让我们来吧!”面对他们的劝阻,我无话可说。只见他们身着消防服、防火靴、消防头盔,还带着割灌机和灭火弹,装备器材确实比我们先进,不到20分钟就把明火全部扑灭。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队伍优化了,装备器材也必须升级,否则就跟不上民兵调整改革的步伐。于是,在我的建议和县人武部积极协调下,我们的器材库又添了不少新“家当”,其中就包括无人机、红外夜视仪、割灌机、灭火弹等高科技装备。用句时髦的话说,我们的器材库越来越“高大上”了。

今年6月12日,襄阳市区14名驴友到薛坪镇陈家老屋等地进行户外拓展时失联。我们组织镇无人机侦察救援排参与搜救,动用无人机对失联人员可能途经的路段进行侦察,率先发现了他们丢弃的食品袋、饮料瓶等线索,为整个救援行动争取了时间,提供了方向,最终14名驴友成功获救。

转眼20年过去了,大山还是那片大山,我却从“小马”变成了“老马”。荣幸的是,这20年我一直从事武装工作,亲历了基层武装部和民兵组织建设的发展变化,而能够一直为武装工作出点力,我的心里满是幸福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