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轻松探亲路 畅谈新变化


讲述人:赵小伟

广东省阳江军分区政治委员

整理人:雷仕豪

对于常年在外工作的军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回乡探亲更让人激动不已的呢?

我的老家在陕西西安,前段时间休假探亲,早上乘动车从粤西小城阳江出发,一个多小时后到达广州南站,没有出站,只上一层楼,半个小时后就坐上了广州南开往西安北的高铁。高铁时速达300余公里,一路北上,尽情领略粤湘鄂豫沿途风光,傍晚时分抵达西安北站。同样不用出站,下两层楼,坐上地铁,不到一小时就到了位于南郊的家中。途中三次换乘,不紧不慢;在高铁、地铁上,干净整洁、环境舒适。一天下来,轻松跨越半个中国。

入伍以来,我先后在新疆伊犁、喀什和乌鲁木齐服役30余年,去年从新疆交流到国防动员系统工作,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祖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喀什服役,那里还不通火车,探亲得坐长途汽车,白天赶路,晚上住旅店,到乌鲁木齐1400多公里,要走五六天。许多路段路况不好,叫“搓板路”,车跑起来会发出持续的“嗒嗒”声,人就在车上不停地颠簸着;有的路段被洪水冲毁,车就在戈壁滩上摸索前进,人随车摇来晃去。住的旅店基本上都是大通铺,好一点儿的有木板,差些的就是地铺。从乌鲁木齐坐绿皮车到西安又是三天三夜,卧铺票不好买,常常坐硬座。那时好多人坐车都要带一张塑料布或几张报纸,实在撑不住了,就把报纸或塑料布铺在座位底下,蜷曲在地板上睡上一程,至于气味如何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有次从家返回部队,火车走到吐鲁番大河沿站,才终于补到张卧铺票。虽然还有两三个小时就到了,我也要在卧铺上舒舒服服睡一觉,以解连日来的困乏。

1995年冬,我与妻子女儿一起探亲时,走到家乡县城天色已晚,没有赶上开往老家村子的班车,出租车基本上都是三轮车,家乡人叫它“蹦蹦车”。我们坐上蹦蹦车,中途有几百米路实在颠簸得厉害,蹦得屁股都不沾座位。女儿说:“爸爸,我们以后再也不要坐蹦蹦车了。”我说:“好,再也不坐了!”从此,我们确实再也没有坐过蹦蹦车,因为老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蹦蹦车早已被各种小轿车代替。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村里的路面也已全部硬化。

今年,新疆部队从广东接了一批新兵,新兵运输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去喀什的兵,从广州出发,全程乘飞机,当天就到;去乌鲁木齐的兵,乘普通列车,需两天两夜,仅相当于我当年入伍时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时间。实际上,从京广线到陇海线、兰新线,都已通了高铁,若是坐高铁会更快。

想到这批兵将来返乡或探亲时,会像我前段时间探亲时一样方便快捷、轻松自在,我为他们生活、奋斗在新时代感到由衷地高兴,更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到无比自豪!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